医院动态

医师风采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秒针竞速到技术破壁 铸就四省交界诊疗高地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次数:

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医疗版图上,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以四十余年的深耕积淀,书写着守护生命健康的厚重篇章。从1981年创建时的蹒跚起步,到如今集"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等多项荣誉于一身,更在2023年中国地市级医院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25名,这支团队用技术突破与责任担当,成为区域内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生命灯塔"。

显微镜下与时间赛跑

8月11日,记者走进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见到刚刚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的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李家亮。脸上口罩的压痕清晰可见,尽管脸上带着术后的疲惫,眼神却依旧专注。“病人性命交到你手上,不由你不紧张。”李家亮说。

神经外科向来是危重急症的集中地,在这里,时间从来不是钟表上的数字,而是生死之间的刻度。

李家亮和同事们常自称是“与时间赛跑的人”。“在我们神经外科领域,每一秒都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李家亮说,他们的急诊手术占比超八成,脑溢血、颅脑外伤等急症患者被送进来时,往往已逼近生命极限。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诊断、制定方案、上台手术,分秒之间的决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预后。

WechatIMG840.jpg

“神经组织在显微镜下被放大,任何微小抖动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李家亮说,一台常规手术需要两三个小时,复杂的颅底肿瘤切除或脑干肿瘤切除,常常要持续十几个小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会让人进入“屏蔽状态”——手术中感受不到饥渴,察觉不到时间流逝,直到缝合完最后一针的瞬间,疲惫才会如潮水般将人淹没。“经常是走出手术室就想瘫倒,躺下休息。”

神经外科二病区的病房里,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这些患者的大脑如同脆弱的精密仪器,任何治疗偏差都可能导致永久性偏瘫、失语,甚至失去生命。为了守住这道防线,李家亮团队养成了雷打不动的晨会习惯:每天清晨7点半,大家围坐在一起,逐床梳理治疗方案,对复杂病例的治疗方案反复推演。“哪怕是常规手术,也要像第一次做那样谨慎。”

WechatIMG12.jpg

面对患者时,这位在手术台上沉稳果决的医生总会变得“啰嗦”。询问病史时,他会追问到发病前的细微感受;查看影像资料时,他会了解胶片上每个疑点;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时,从饮食温度到翻身频率,连家属都觉得“啰嗦”。

“李主任,您手术都做完了,咋还问这么细?”常有家属不解的问到。他总是笑着解释:“神经恢复往往需要漫长过程,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

据悉,该医院神经外科共有三个病区,平均年手术量1200台,其中三级以上高难度手术占比超80%。

以技术突破护航生命:从常规诊疗到疑难攻坚

神经系统作为人体最精密的“指挥中枢”,既掌控全身器官运转,也聚集着诸多棘手疑难杂症。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凭借多元技术体系,从常规诊疗到疑难攻坚,为各类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筑起坚固防线,用技术突破守护生命希望。

针对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脑血管病,科室构建了全覆盖治疗方案。从神经导航下的精准穿刺引流、神经内镜小骨窗血肿清除,到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再到脑血管畸形切除,再到颅内颅外血管搭桥,一系列技术手段精准应对脑内血肿、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等复杂病症。

28800287650031933

“像面对疑难重症时,我们会开展多学科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优方案,让复杂病情得到高效精准的救治。”李家亮说,精准施治降低了风险,为患者保驾护航,也让许多曾经的“不治之症”有了治愈可能。

在颅脑外伤救治中,科室医生凭借丰富的开颅手术经验,为多发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弥漫性脑肿胀等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通过精准操作与科学护理,将死亡率与致残率牢牢控制在低位,让无数危急患者重获新生。

颅内肿瘤治疗领域,手术显微镜与神经导航等先进设备成为医生的“火眼金睛”。借助这些“利器”,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等肿瘤的切除手术效果稳居省内先进水平,既能精准切除病灶,更能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神经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技术突破,让更多患者告别多年病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接受微血管减压术后,有效率超9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与神经内镜“双剑合璧”,大幅降低神经损伤风险,让患者安心康复。

9136100821557635

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科室联合神经内科、脑电图室等开展皮层脑电监测下的手术治疗,如同为大脑装上“精准定位系统”,帮助医生找到并精准切除病灶,为患者驱散“癫痫阴霾”。

此外,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实现“最小创伤+最大切除”;术中唤醒麻醉导航技术让功能区深部小病变精准切除;皮层脑电监测技术为癫痫患者带来治愈希望;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的颅内动脉瘤手术实现“治疗”与“保护”双赢;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破解高颈段椎管哑铃型神经鞘瘤一期全切除难题,让昔日分次手术变为一期手术。

作为河南省较早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科室,该科已将显微技术融入日常诊疗,颅内肿瘤切除、脊髓肿瘤摘除、颅内动脉瘤夹闭等手术驾轻就熟。近十年,科室加速技术迭代,20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商丘市空白——2016年将神经内镜技术应用于垂体瘤、脑内血肿治疗,2017年神经导航辅助下脑深部肿瘤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让当地患者无需远赴省会,就能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5971025115466148

凭借过硬实力,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至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开启规范化建设新阶段;2016年起持续保持“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称号;2024年又一举拿下“商丘市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双认证,成功跻身“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行列,为区域神经疾病诊疗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35年深耕铸高度 学科带头人领航神经外科诊疗高地

学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领航者的远见卓识与深耕不辍。学科带头人李家亮用35年的神经外科生涯,书写了一部学科成长的奋斗史。从临床一线的手术刀到学科建设的规划图,他以执着与坚守,带领科室慢慢走向成熟,成为辐射豫鲁苏皖地区的神经外科疾病诊疗高地。

4186049017818813

1989年踏入神经外科领域,李家亮便与这片被誉为“医学珠峰”的领域结下不解之缘。2003年,他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带回的不仅是先进的诊疗理念,更有突破技术壁垒的决心。彼时,商丘地区神经外科诊疗技术尚不能满足一些复杂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不能让患者千里奔波求医”,带着这份信念,李家亮主持开展了神经导航辅助深部肿瘤切除、皮层脑电监测下癫痫灶切除等20余项新技术,一举填补了商丘市神经外科领域的多项空白,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水平治疗。

如今,身兼大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首席专家等多重身份的李家亮,依旧活跃在临床一线。在患者眼中,他是“能啃硬骨头”的好医生——面对颅底肿瘤、复杂脑血管畸形等疑难病例,他总能凭借精准判断制定最优方案;在同事看来,他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从疾病诊断到开颅手术,从急诊抢救到术后康复,样样精通;而在学生心中,他是严苛又耐心的导师,手把手传授手术技巧,更教会他们“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的医者之道。

作为河南省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和商丘市神经外科学会主委,李家亮始终以科研促临床,用创新破难题。40余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1项商丘市科技进步奖,见证着他对医学事业的执着探索。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形成了“临床出课题、科研促临床”的良性循环:近三年斩获5项省市级科技奖项,获批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数十篇论文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权威期刊,科研实力持续领跑区域同级医院。

从四十年前仅有几张病床的初创科室,到如今拥有三个病区的“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每一步跨越,都浸透着李家亮与团队的汗水。如今,这里不仅是“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更成为豫鲁苏皖交界地区患者心中的“生命希望之地”。


外部链接:医师风采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秒针竞速到技术破壁 铸就四省交界诊疗高地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76268136895610880548410

医师风采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秒针竞速到技术破壁 铸就四省交界诊疗高地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次数:

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医疗版图上,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以四十余年的深耕积淀,书写着守护生命健康的厚重篇章。从1981年创建时的蹒跚起步,到如今集"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等多项荣誉于一身,更在2023年中国地市级医院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25名,这支团队用技术突破与责任担当,成为区域内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生命灯塔"。

显微镜下与时间赛跑

8月11日,记者走进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见到刚刚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的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李家亮。脸上口罩的压痕清晰可见,尽管脸上带着术后的疲惫,眼神却依旧专注。“病人性命交到你手上,不由你不紧张。”李家亮说。

神经外科向来是危重急症的集中地,在这里,时间从来不是钟表上的数字,而是生死之间的刻度。

李家亮和同事们常自称是“与时间赛跑的人”。“在我们神经外科领域,每一秒都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李家亮说,他们的急诊手术占比超八成,脑溢血、颅脑外伤等急症患者被送进来时,往往已逼近生命极限。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诊断、制定方案、上台手术,分秒之间的决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预后。

WechatIMG840.jpg

“神经组织在显微镜下被放大,任何微小抖动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李家亮说,一台常规手术需要两三个小时,复杂的颅底肿瘤切除或脑干肿瘤切除,常常要持续十几个小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会让人进入“屏蔽状态”——手术中感受不到饥渴,察觉不到时间流逝,直到缝合完最后一针的瞬间,疲惫才会如潮水般将人淹没。“经常是走出手术室就想瘫倒,躺下休息。”

神经外科二病区的病房里,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这些患者的大脑如同脆弱的精密仪器,任何治疗偏差都可能导致永久性偏瘫、失语,甚至失去生命。为了守住这道防线,李家亮团队养成了雷打不动的晨会习惯:每天清晨7点半,大家围坐在一起,逐床梳理治疗方案,对复杂病例的治疗方案反复推演。“哪怕是常规手术,也要像第一次做那样谨慎。”

WechatIMG12.jpg

面对患者时,这位在手术台上沉稳果决的医生总会变得“啰嗦”。询问病史时,他会追问到发病前的细微感受;查看影像资料时,他会了解胶片上每个疑点;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时,从饮食温度到翻身频率,连家属都觉得“啰嗦”。

“李主任,您手术都做完了,咋还问这么细?”常有家属不解的问到。他总是笑着解释:“神经恢复往往需要漫长过程,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

据悉,该医院神经外科共有三个病区,平均年手术量1200台,其中三级以上高难度手术占比超80%。

以技术突破护航生命:从常规诊疗到疑难攻坚

神经系统作为人体最精密的“指挥中枢”,既掌控全身器官运转,也聚集着诸多棘手疑难杂症。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凭借多元技术体系,从常规诊疗到疑难攻坚,为各类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筑起坚固防线,用技术突破守护生命希望。

针对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脑血管病,科室构建了全覆盖治疗方案。从神经导航下的精准穿刺引流、神经内镜小骨窗血肿清除,到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再到脑血管畸形切除,再到颅内颅外血管搭桥,一系列技术手段精准应对脑内血肿、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等复杂病症。

28800287650031933

“像面对疑难重症时,我们会开展多学科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优方案,让复杂病情得到高效精准的救治。”李家亮说,精准施治降低了风险,为患者保驾护航,也让许多曾经的“不治之症”有了治愈可能。

在颅脑外伤救治中,科室医生凭借丰富的开颅手术经验,为多发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弥漫性脑肿胀等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通过精准操作与科学护理,将死亡率与致残率牢牢控制在低位,让无数危急患者重获新生。

颅内肿瘤治疗领域,手术显微镜与神经导航等先进设备成为医生的“火眼金睛”。借助这些“利器”,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等肿瘤的切除手术效果稳居省内先进水平,既能精准切除病灶,更能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神经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技术突破,让更多患者告别多年病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接受微血管减压术后,有效率超9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与神经内镜“双剑合璧”,大幅降低神经损伤风险,让患者安心康复。

9136100821557635

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科室联合神经内科、脑电图室等开展皮层脑电监测下的手术治疗,如同为大脑装上“精准定位系统”,帮助医生找到并精准切除病灶,为患者驱散“癫痫阴霾”。

此外,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实现“最小创伤+最大切除”;术中唤醒麻醉导航技术让功能区深部小病变精准切除;皮层脑电监测技术为癫痫患者带来治愈希望;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的颅内动脉瘤手术实现“治疗”与“保护”双赢;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破解高颈段椎管哑铃型神经鞘瘤一期全切除难题,让昔日分次手术变为一期手术。

作为河南省较早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科室,该科已将显微技术融入日常诊疗,颅内肿瘤切除、脊髓肿瘤摘除、颅内动脉瘤夹闭等手术驾轻就熟。近十年,科室加速技术迭代,20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商丘市空白——2016年将神经内镜技术应用于垂体瘤、脑内血肿治疗,2017年神经导航辅助下脑深部肿瘤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让当地患者无需远赴省会,就能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5971025115466148

凭借过硬实力,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至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开启规范化建设新阶段;2016年起持续保持“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称号;2024年又一举拿下“商丘市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双认证,成功跻身“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行列,为区域神经疾病诊疗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35年深耕铸高度 学科带头人领航神经外科诊疗高地

学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领航者的远见卓识与深耕不辍。学科带头人李家亮用35年的神经外科生涯,书写了一部学科成长的奋斗史。从临床一线的手术刀到学科建设的规划图,他以执着与坚守,带领科室慢慢走向成熟,成为辐射豫鲁苏皖地区的神经外科疾病诊疗高地。

4186049017818813

1989年踏入神经外科领域,李家亮便与这片被誉为“医学珠峰”的领域结下不解之缘。2003年,他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带回的不仅是先进的诊疗理念,更有突破技术壁垒的决心。彼时,商丘地区神经外科诊疗技术尚不能满足一些复杂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不能让患者千里奔波求医”,带着这份信念,李家亮主持开展了神经导航辅助深部肿瘤切除、皮层脑电监测下癫痫灶切除等20余项新技术,一举填补了商丘市神经外科领域的多项空白,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水平治疗。

如今,身兼大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首席专家等多重身份的李家亮,依旧活跃在临床一线。在患者眼中,他是“能啃硬骨头”的好医生——面对颅底肿瘤、复杂脑血管畸形等疑难病例,他总能凭借精准判断制定最优方案;在同事看来,他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从疾病诊断到开颅手术,从急诊抢救到术后康复,样样精通;而在学生心中,他是严苛又耐心的导师,手把手传授手术技巧,更教会他们“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的医者之道。

作为河南省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和商丘市神经外科学会主委,李家亮始终以科研促临床,用创新破难题。40余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1项商丘市科技进步奖,见证着他对医学事业的执着探索。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形成了“临床出课题、科研促临床”的良性循环:近三年斩获5项省市级科技奖项,获批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数十篇论文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权威期刊,科研实力持续领跑区域同级医院。

从四十年前仅有几张病床的初创科室,到如今拥有三个病区的“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每一步跨越,都浸透着李家亮与团队的汗水。如今,这里不仅是“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更成为豫鲁苏皖交界地区患者心中的“生命希望之地”。


外部链接:医师风采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秒针竞速到技术破壁 铸就四省交界诊疗高地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7626813689561088054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