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

文章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作者:徐长科 发布时间:2013-10-10 阅读次数:

20120524084423879.jpg

 

徐长科,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瑞士国际脊柱外科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学鉴定专家,河南省病残情鉴定专家;商丘市骨科学会秘书长、常委,商丘市政协委员。擅长手术治疗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紧张,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经常开车等,使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以前中老年人才会出现颈椎问题,如今许多年轻人也整天扭着脖子说难受了。
一、颈椎的结构和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颈椎病,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颈椎的结构和功能。颈椎位于头和胸椎之间,正常颈椎有一个凸向前的生理弯曲,没有了这个弯曲就叫生理弯曲消失或颈椎变直,拍张颈椎侧位X光片就能看到自己的生理弯曲。颈椎由7节颈椎骨组成,每个颈椎骨之间的连接分前后两个部分,前方的连接叫椎间盘,比较柔软,有点儿像弹簧,具有弹性。后方的连接叫侧块关节,有了这个关节,颈椎才能有柔软的活动度。脊髓由大脑向下发出,沿脊柱向下走行,脊髓的粗细相当于人的小手指。脊髓在颈部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就像树干发出树枝。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脊髓和神经是把大脑指令传递到四肢,如果是负责感觉的神经受到压迫,我们就会觉得疼痛、麻木;如果是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受到压迫,所支配的肌肉就会出现无力、甚至肌肉瘫痪。
人一生中颈椎要有数以千万次的活动,久之颈椎间盘就会发生退变,退变以后就会发生椎间盘突出。老年人缺钙,骨的硬度就会变小,但是为了继续承担身体的重量,骨头会自己再生长变大,就是骨质增生。颈部过量活动及外伤,导致韧带、骨膜下出血,小血肿机化再骨化,也会变成骨质增生。
颈部的脊髓、神经、血管与椎间盘靠的很近,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就会压迫脊髓、神经、颈部血管,就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颈椎病。
二、颈椎病的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压迫支配上肢的神经叫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症状是上肢疼痛、麻木、手指活动不灵活等,颈部活动时上肢症状加重。所以大家在平常发现上肢疼痛、麻木时,就要想想是不是颈椎出问题了,可做一次颈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类型诊断起来稍微有点儿困难,它的症状特点是先出现下肢走路不稳,下肢僵硬不听使唤,稍微走快点儿就容易摔跤,然后才慢慢地出现上肢麻木、手指不灵活的症状,拿筷子、系扣子的动作不像以前了灵活了,这一类型的病人颈部也不一定有症状,大部分都是找到专科大夫,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得了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压迫颈部动脉血管,导致脑供血减少,引起头晕,主要症状是眩晕。颈椎病引起的眩晕也叫作颈性眩晕,它的特点是在头部转动的时候引起眩晕发作。比如你正在走路时,后面有一个熟人叫你,你一转头突然发生眩晕。所以,如果有上肢疼痛麻木、下肢走路不稳、转头时头晕就要专科看医生,检查一下是否得了颈椎病。
三、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是颈椎X光片、核磁共振和CT。颈椎X光片可以看颈椎曲度、骨质增生。核磁共振的优点是:可以看到颈椎间盘的突出程度,脊髓神经受压程度、颈椎是否有炎症、肿瘤及异常病变。CT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判断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颈椎骨质增生及韧带骨化情况。因此,颈椎X光片、核磁共振和CT三者相结合,才可以准确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当然,颈椎病的症状轻重与颈髓压迫的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患者自我感受也有助于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
(原载2013年10月10日《商丘日报》第6版
下一条:重视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