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口腔颌面部损伤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23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01023104520.jpg

李可兴

李可兴,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大学本科,1997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工作,曾于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九院进修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1年,2013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进修口腔种植修复6个月,2018年被选派到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1批医疗队,在亚的斯亚贝巴提库内丝-北京医院工作16个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种植修复,擅长人工牙(单颗牙、多颗牙、全口牙)种植和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外伤、唇腭裂、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病及颌面部整形的手术治疗及复杂牙微创拔除技术。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省级论文2篇,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现任河南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会员,商丘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商丘市委委员。

 

颌面损伤时常伴有牙齿损伤,折断的牙碎片还可向邻近组织内飞散,增加组织的损伤,并可将牙石和细菌等带入深层组织,引起创口感染。颌骨骨折线上的牙偶尔导致骨创感染,影响骨折的愈合。而骨折移位时,又可引起牙齿的移位和咬合关系错乱,这又是诊断颌骨骨折的主要体征。在治疗颌骨骨折时,常需利用牙来作结扎固定。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或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通畅。口腔又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使口腔失去正常功能,发生进食、语言等功能障碍。颌面部上接颅脑,下连颈部,当上颌骨或面中1/3受到损伤后,容易并发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伤、颅底骨折等。

口腔颌面部损伤

颌面损伤时常伴有牙齿损伤,折断的牙碎片还可向邻近组织内飞散,增加组织的损伤,并可将牙石和细菌等带入深层组织,引起创口感染。颌骨骨折线上的牙偶尔导致骨创感染,影响骨折的愈合。而骨折移位时,又可引起牙齿的移位和咬合关系错乱,这又是诊断颌骨骨折的主要体征。在治疗颌骨骨折时,常需利用牙来作结扎固定。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或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通畅。口腔又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使口腔失去正常功能,发生进食、语言等功能障碍。颌面部上接颅脑,下连颈部,当上颌骨或面中1/3受到损伤后,容易并发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伤、颅底骨折等。

(一)窒息是口腔颌面部伤后的一种危急并发症,严重威胁伤员的生命。急救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如已出现呼吸困难,更应分秒必争,立即进行抢救。对因各种异物堵塞咽喉部窒息的患者,应立即用手指(或裹以纱布)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堵塞物。同时改变体位。如情况紧急,又无适当的通气管,以解除窒息,随后行气管切开术。如呼吸已停滞,应立即作紧急器官内插管,或作紧急环甲膜切开术,进行抢救,待伤情平稳后再改用常规器官造口术。

(二)止血:对于出血的急救,应根据损伤部位、出血的性质(毛细血管渗血、静脉出血、动脉破裂出血)和现场条件而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1、指压止血2、包扎止血 3、填堵止血4、结扎止血5、药物止血。

(三)包扎:包扎有压迫止血、暂时性固定、保护创面、缩小创面、减少污染、减少唾液外流、止痛等作用。颌面部受伤后常用的包扎方法有三角毛风帽式包扎法、三角巾具式包扎法、头颌绷带十字形包扎法、四尾带包扎法等。

(四)运送:运送伤员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的伤员,应采用俯卧位,额部垫高,使口鼻悬空,以利于引流和防止舌后坠。一般伤员可采用侧卧位,避免血凝块及分泌物堆积在咽部。运送途中,应严密观察全身和局部情况,防止发生窒息和休克等危重情况。

(五)防治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面常被污染,甚至嵌入砂石、碎片等异物以及自身软硬组织碎片。感染对伤员的危害有时比原发损伤更为严重。因此,有效而及时的防治感染至关重要。在有条件进行清创手术时,应尽早进行。在无清创条件时,应及时包扎伤口,以隔绝感染源。伤后应及早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对少数伤员还可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以防止过度肿胀。对有颅脑损伤的伤员,特别是有脑脊液漏出现时,可采用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能达到有效浓度的药物,如磺胺嘧啶、大剂量青霉素等。对创口污染泥土的伤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药安全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以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和促进伤口愈合。对做颌间固定不能张口的患者,要教会其用吸管或橡胶管自缺牙间隙或磨牙后进入口咽部吸入流质,避免呛咳。因口内伤口范围大,不能由口进食或昏迷的患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