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袁向东
主任医师,商丘市儿科诊疗中心主任,商丘市优秀中年科技专家,中华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分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脑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儿童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协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抗癫痛分会常委,商丘市医学会儿科主任委员,商丘市医学会抗癫痫分会主任委员,淮海经济区儿科医联体副主任委员,淮海经济区儿科急诊协作组副组长。
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了孤独症,也包括了一些有孤独症症状,但是还不确定为孤独症的一类疾病,它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只要有孤独症一样的表现,就可以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但是如果是一些其他特定的疾病,比如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些不能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只要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名词的都不能列为这个综合征范围之内。有孤独症样表现,但是又没有明确病因的疾病,可以解释现在的症状,就可以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它是一种发育行为问题,具有社交功能问题的一类疾病的统称。
孤独症的治疗
早期具体治疗实施策略:
(一)以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核心内容
1. 熟悉患儿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包括眼神注视、表情互动、动作指示、语言四种主要形式。
2. 强调社交动机:在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起时,发起对话、维持对话、询问、求助等社交主动性能力。
3. 根据障碍的轻重,组织不同级别的社交活动和社交游戏
(二)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
行为疗法即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患儿不同行为分别采用不同技术,达到促进良好行为、适应性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和非适应行为,在针对不良行为采取惩罚方法时,必须杜绝打骂体罚的方法。家人要特别珍视患儿偶尔出现的恰当交流行为,要回应和强化。
(三)结构化教育与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安排有序生活,建立每日生活常规对ASD患儿干预中,患儿所要参与的活动内容与正常儿童无异,依然是在家庭和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自然养育、生活起居、户外运动、室内游戏等。最终达到"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的境界,最大程度减少ASD患儿的"自闭"和"孤独"状态。
有实证证明有效的常用治疗方法:
(一)个别化训练:以应用行为分析法为主,综合运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结构化教学、关键反应训练、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地板时光、交互模仿训练、游戏与文化介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社交故事等多种教训方式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训练。
(二)感觉统合训练: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觉、本体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
(三)听觉统合训练:它通过让受试者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
(四)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儿童营造了一个虚拟情景的地面交互平台,儿童通过身体动作直接与地面的虚拟画面元素情景进行互动,让康复信息能够更直接地输入其脑海中。使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目的性主动运动能促使大脑神经中枢不断对动作质量进行修正和调整,更有利于恢复原有功能或建立新区域的代偿,实现功能重塑。
(五)多感官训练:多感官训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服务。为有学习需要的特殊患儿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患儿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性行为、提高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
(六)语言训练:包括语言理解的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训练,书写训练,构音运动训练,语音清晰度训练,言语交流替代系统的训练,与语言相关的基础概念和认知训练等,以促进患儿交流能力的获得或再获得。
(七)其他治疗方法:音乐治疗、捏脊按摩、拥抱治疗、动物伴侣治疗、海豚疗法、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经颅磁治疗、脑循环治疗仪等电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