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衰患者已超1200万,70岁以上的老人中每10个人就可能有1人患有心衰。心衰患者的5年死亡率近50%,重度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心衰会影响全身脏器的功能:肾供血不足导致肾功能异常,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导致心源性肝硬化,肺部淤血可诱发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心衰还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社交,甚至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心衰患者给家庭和社会都将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心衰,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引起心衰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表明,导致心衰的首位原因是高血压,然后依次是冠心病、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等。因此预防心衰要关口前移,如果控制好这5个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肥胖、不运动、糖尿病,就很有可能预防心衰的发生。而一旦出现活动时胸闷、气短、乏力、咳嗽、纳差、腹胀、下肢肿胀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早期识别心衰,早期规范治疗。
在心衰治疗过程中,除规范的药物治疗—心衰新四联,患者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应按医嘱服药,不能以自我感觉良好而随便减少或停用药物,也不应盲目相信某些中药而放弃正规治疗药物。其次,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保持出入量平衡。要注意每天入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记录尿量。每天晨起空腹称量体重。如尿量减少,或体重增加,或出现胸闷气短、腿肿等情况应加用利尿剂,并根据尿量和肾功能情况补充氯化钾片,防止缺钾。平时应注意低盐饮食,但应用利尿剂时不要过度限盐以免出现低钠血症。再次,避免感染。特别是目前新冠病毒肆虐,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烧、咳嗽,严重增加心脏负担,往往会诱发及加重心衰。最后,心衰患者还应适当活动,以不劳累为宜,根据自身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心衰在很大程度上可防、可治,但是首先需要我们自己做好自己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