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虽然不像别的疾病一样危及生命,但却真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瘢痕的表现各异,有的不明显,称之为正常瘢痕;有的明显,长期发红、隆起、痛痒,甚至像肿瘤一样侵及正常皮肤,这些称之为异常瘢痕。因为瘢痕的颜色和质地与正常皮肤差异大,即使最不明显的面疤也很难用化妆去掩盖,给大家带来不少的烦恼。当损伤累及皮肤深层时,人体均会以瘢痕的形式实现伤口愈合,比如说手术后,刀口也会留疤。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术后瘢痕的预防和治疗。
1.切口瘢痕的早期预防
刀口瘢痕治疗是等到瘢痕变得又红又痒才开始吗?并非如此,瘢痕的治疗需要从拆完线的那一刻开始。刚拆线的刀口一如刚出生的宝宝,娇小柔弱,强度只有正常皮肤的7%,失去了缝线的稳固作用,刀口不得不独自承受皮肤牵张力,而张力正是促使瘢痕增生的主要原因。
此时一贴减张胶布无疑是雪中送炭,它继承了缝线稳固刀口的工作,并需要在这个减张的岗位上坚持工作六个月,直到刀口的强度恢复到正常。
同时脆弱的刀口还需要其他的关爱,硅凝胶恰为刀口提供了最有效的呵护,它可以在刀口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未成熟瘢痕组织水分的大量散失,从而抑制过量的瘢痕形成。这种保湿工作开始的越早越好,在拆线后的第二天,如果刀口没有创面就可以开始了,并且硅凝胶只有24小时不间断地作用在瘢痕上才能见效。此外,刀口还需要防晒,因为紫外线会增加瘢痕的色素沉着,使瘢痕变得更明显。
上述三种瘢痕治疗措施需要坚持六个月,如瘢痕没有出现色红、隆起,痛痒等瘢痕增生的征兆,治疗就此可以告一段落了;否则还需要给刀口佩戴弹力辅料,对瘢痕进行局部加压来抑制瘢痕增生。
2.瘢痕增生后的治疗
如果以上四种措施仍无法有效的控制瘢痕不断增生的趋势,那么在手术后六个月可以通过向瘢痕内注射激素等药物来治疗瘢痕,就是我们俗称的打“瘢痕针”。通常瘢痕针需要一个月打一次,直到瘢痕平复为止。如果以上非手术方法用到术后12个月仍无明显效果,刀口瘢痕就需要手术干预了。手术包括切除瘢痕、周围组织潜行剥离减张、局部改形和对位缝合四个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垂直越过关节或皮肤皱褶的刀口瘢痕通常会发生短缩,我们称之为瘢痕挛缩,它不仅有红肿痛痒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会限制躯体的正常活动,使肢体处于强迫的异常体位。容易发生瘢痕挛缩的部位有颈部、肘窝、腋窝、手指和腕部。因为瘢痕挛缩影响功能,尤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术后六个月时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整形外科常用的局部改形手术,植皮手术和皮瓣转移手术。
少数患者刀口瘢痕生长迅速而且会超出刀口范围,生物学行为像肿瘤,这是瘢痕里最为复杂严重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瘢痕疙瘩。瘢痕疙瘩一旦明确诊断,需要及时治疗:小的瘢痕疙瘩的一线治疗方法是硅凝胶联合瘢痕内激素注射;如果此方法无效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术后应用硅凝胶加瘢痕内注射,并进行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复发率高,目前治疗仍没有万全之策。
3.瘢痕的遮掩策略
虽然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瘢痕淡化,但是由于瘢痕的颜色异常和凹凸不平的特性,外露部位的切口瘢痕是很难不被人察觉的,尤其是面部,这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无论是在瘢痕治疗还是瘢痕稳定阶段,大家都可以尝试用化妆的方法来掩饰瘢痕的色泽以及质地的不均。根据自己瘢痕的颜色差异选择合适的粉底,如可用绿色的粉底遮盖红色瘢痕,用黄色粉底遮盖暗色瘢痕等。由于瘢痕表面没有毛发等皮肤附属器来帮助粉底附着,需要将粉底按压固定在瘢痕表面,而不是用毛刷去涂抹。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底膏或粉来修饰瘢痕的不平整,比如增生性瘢痕是隆起的,容易显得很亮,这时需要用暗色的粉来突出区域的阴影;相反,如果瘢痕是凹陷的,则需要将这个区域打出高光来。瘢痕的化妆虽然不能真正去除瘢痕,但是一种隐藏瘢痕的有效方式。
如果粉底还是无法遮掩住凹凸不平的瘢痕,那么还可以用瘢痕掩饰贴来应急,瘢痕掩饰贴可以提供一个平坦的表面来化妆遮瑕。如果伤口在额头,可以用刘海来掩饰伤口。眼睛周围的瘢痕则可以用带框眼镜去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