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甲状腺不同手术方式优缺点

文章来源:甲状腺乳腺外科 作者:张晓剑 发布时间:2025-04-22 阅读次数:

现如今,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较高,甲状腺手术已经非常成熟,有传统的开放手术,有兼顾美容效果的腔镜手术,有以良性肿瘤为主的消融手术。无论术式如何选择,精准+精细是甲状腺手术不可或缺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较为理想的甲状腺手术切口与缝合,要求其隐蔽,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小张力小,并且对合情况切口平如线状,不会出现增生性瘢痕。所以说外科医生需要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确保甲状腺手术的精细与精准性,注意对手术切口入路的选择。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甲状腺手术中的要点。

一、切口选择

1.颈前弧形切口(低领状切口)。此切口适用在大部分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或者是甲状腺癌原发灶手术中。主要是在患者的胸骨切迹上方,大约1-2cm(主要是因为过高,会影响美观,过低易出现瘢痕),然后沿皮纹,行弧形切口,确保手术进行得顺利性。

2.“L”形切口。显露较好,但创伤较大,主要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广泛的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较重),为保障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及手术安全,选用此切口。

二、开放手术入路的精准性

1.经颈正中线入路。这种方式是当前最为常用的方式,并且大多数病人可以显著显露甲状腺。其优点为:损伤比较小,出血量少,术野也非常清晰。在术后,颈前皮肤的肿胀程度轻,并且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伤口表面也非常平坦。

2.横断舌骨下肌群入路。一般适用在部分的甲状腺瘤体比较大患者中。经过颈正中线入路,难以全面显露,需要横断舌骨下肌群,此入路的优点:可以减少对支配肌肉神经的损伤。缺点:患者在术后的创伤大,容易出血,需要缝合肌肉断端,在术后会出现瘢痕。

3.颈侧方入路。如果患者为单侧甲状腺病变,在侧颈清扫完成后,需要处理原发灶,或既往有对侧甲状腺手术史,颈前区粘连较重,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此入路方式。缺点:对于肿瘤比较大的患者,显露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对同侧的甲状腺病变进行处理。因为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解剖与通常的路径有别,手术医生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对组织解剖关系的精准判断。

腔镜下进行甲状腺手术,不会在病人的脖子上留下痕迹,满足患者对外观的要求。如今,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技术已快速发展,并且已逐渐成熟。在手术时,一般在颈部以外,较为隐蔽部位,分别进行2到3个,大约5-10mm的小口,就能够切除其中的肿瘤。这种方式的创口小,出血比较少,显微镜的探头,能够将视野放大,组织层次也非常清楚,完全可以实现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下方入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较为困难,需谨慎选择病例。

三、注意事项

甲状腺手术由于局部解剖的复杂性,操作必须解剖精细,动作轻柔,止血彻底。否则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主要原因是术中对喉返神经的牵拉、钳夹或横断等造成)可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损伤的类型不同需要的恢复时间及恢复的程度也不同。喉上神经的损伤也会影响到患者音调及咽部的感觉。甲状旁腺损伤可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的手足麻木或肢体抽搐等,与损伤程度有关,严重者需终身补充钙剂。一般来讲每个人有4个甲状旁腺,术中保甲状旁腺必须保留其良好的血供,否则无法保障其功能,必须功能性保留(1.5个以上)的旁腺才能够确保其功能需要。另外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除了术后管理的因素外也需要术中仔细充分的止血。

随着医学的进步,喉返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手术中得到应用,可帮助手术医生术中更快更准确的寻找喉返神经,并且术中可动态了解喉返神经的功能状态。甲状旁腺负显影剂及术中快速检测甲状旁腺素技术的应用也为术中甲状旁腺功能保护带来了很大帮助。术中充分止血及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降低了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总之,甲状腺手术操作看似较为简单,但由于其部位特殊,解剖关系复杂,一旦出现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遵守“精细、精准”原则,从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