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肥胖会让人的体型失去美感,与诸多慢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广为人知的“三高”来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常常是背后隐藏的“罪魁祸首”之一。然而,肥胖对女性备孕以及孕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可这一重要方面却常常被忽视。
1. 肥胖对女性备孕的影响
与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育龄期肥胖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紊乱,受孕相对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一些正在助孕或备孕的女性,医生会一再强调必须减重。肥胖女性的BMI每增加一个点,自然受孕率下降约5%;超重女性生育能力下降8%;而肥胖女性生育能力下降更是高达18%。肥胖对试管婴儿助孕也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卵泡发育慢、促排时间长、药物剂量大、费用增加、卵泡发育不同步的风险,还会影响卵子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妊娠率等。研究表明,孕前减重5%~10%,可以有效提高排卵率,使月经周期规律,增加自然受孕的机会。
2. 肥胖对女性孕期的影响
肥胖还可能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子痫、血栓、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自然流产和死胎死产等风险。
为保障母婴健康,孕妈妈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体重,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
总而言之,无论是备孕还是孕期,我们都要关注肥胖问题,如果出现体重超重或肥胖状态,建议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采取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同时配合运动来控制体重。
因此,超重女性最好能在孕前就开始体重的管理,将体重调整到合适状态后再妊娠。那么,孕前超重和肥胖女性的孕期如何管理体重呢?
怎么判断孕前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来的一个指数,用于判断一个人的体重是属于正常,偏瘦,超重,还是肥胖。要提醒各位孕妈妈,这里的体重是指孕前体重。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孕妇体重增长推荐

超重肥胖的孕妈孕期如何保持体重合理增加?
1.孕期膳食管理。膳食管理是超重和肥胖孕妇控制体重的重要干预手段。合理控制能量摄入,保持营养素均衡是膳食管理的关键。孕期应优化饮食结构,包括低GI高纤维:选择全谷物、杂豆、绿叶蔬菜,延缓血糖波动,增加饱腹感。优质蛋白为主:摄入鱼、虾、鸡胸肉、豆腐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控制脂肪与糖分:避免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选择橄榄油、坚果等健康脂肪。少食多餐:分5-6餐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分饱。。
2.孕期运动管理。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及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运动。步行是常用的简单有氧运动,可自10min开始,逐步延长至30min,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一般建议餐后运动。孕中期起每天3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运动。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帮助自然分娩。
3.孕期体重监测与控制。根据孕前BMI,确定孕期合理增重范围。孕早期一般无需刻意增重,中后期每周增重控制在0.2-0.3kg。坚持每周固定时间称重(如晨起空腹),记录趋势而非纠结短期波动,记录三餐内容,识别高热量食物并调整。另外,孕期也要关注血糖、血压、胎儿发育数据,及时调整方案或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