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科
更多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共振科成立于1997年,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影像医学重点学科,成立迄今,在影像诊断方面手段齐全,技术领先,达省省内先进水平。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许多市内空白,临床诊查业务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人才梯度合理,学科齐全,有中枢神经系统病、脑血管病、脊柱、脑肿瘤、SWI 、DTI、腹部盆腔肿瘤、神经遗传、周围神经病等研究方向,现有多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及研究机构有长期和多方位合作,现已发展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在河南省市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的综合科科,是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心之一。

现拥有高端3.0T 飞利浦磁共振成像设备一台,3.0T GE 磁共振成像设备一台,1.5T飞利浦磁共振一台、1.5T西门子磁共振两台。科主任黄文起为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人员6人,住院医师2人,技师6人,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完成多项科技成果,我院核磁共振科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以先进的医疗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热情周到的服务,为临床各科科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保障。

联系电话:0370-3255406(医生办公科) 0370-3256808(服务预约台) 0370-3255836(一号检查科) 0370-3255404(二号检查科) 0370-3778932(特检科)

科室主任:黄文起   科室护士长:

核磁共振科开展了全身各部位常规MRI检查以及多种磁共振新技术,为临床疾病诊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磁共振科服务项目及特色服务项目:

1.全身各部位和各系统疾病的常规临床磁共振检查。

2.胎儿胎盘磁共振检查:磁共振适用于胎儿的发育评估及先天性畸形和遗传疾病的检出,是胎儿超声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检查手段,胎盘磁共振评估胎盘植入等高危产前危症评估。

3.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又称为磁共振类PET成像,特别适用于恶性肿瘤的筛查、TNM分期和疗效随访。

4.脑脊液流动成像:用于测定脑脊液的流速和脑积水的诊断。

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DWI能反应人体内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是目前诊断超急性期脑卒中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是鉴别囊实性病变和肿瘤分级的重要方法。

6.磁敏感加权成像(SWI):SWI可用于脑静脉疾病、出血和脑矿物质沉积等疾病的诊断,是检出脑微出血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7.扩散张量成像(DTI):DTI是近年来在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能够通过检测白质纤维束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反映脑白质束的髓鞘化程度、走行和方向,用于脑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8.磁共振灌注成像(PWI):PWI通过快速注射磁共振对比剂、快速采集和后处理,反映组织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以及肿瘤的分级;磁共振尚可进行不打造影剂的灌注成像,即动脉血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PWI)。

9.磁共振波谱(MRS):MRS是目前唯一无创在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代谢变化的MRI技术,使得MRI诊断达到分子代谢水平。

10.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MRI是一种可无创研究脑功能的MRI新技术,可用于多种生理状态下脑功能区的定位、病理状态下和治疗后的脑功能区改变检测以及癫痫灶的定位等。

11.不用造影剂的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NCE-MRA特别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和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病人的血管检查。

12.颈内动脉血管壁成像:磁共振能够有效地进行血管壁成像,特别是颈内动脉壁成像,确定动脉和静脉狭窄的病因以及动脉粥样斑块成分的性质。

13.脑神经和脊神经磁共振成像:利用MRI较高组织对比和空间分辨力的特性,显示脑神经以及脊神经的解剖及病变,了解病变与神经的关系。

14.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仅需一次MRI检查即可获得心脏形态、运动、血流动力学、心肌灌注、心肌结构等多项指标。

15.磁共振水成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磁共振脊髓成像(MRM)和内耳水成像等。

16.肝肿瘤特异性检测新技术:新型肝细胞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能使肝细胞有效显影,极大提高了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是目前肝脏微小病灶的检出、定性和鉴别的最有效方法。

科室团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