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党务干部赴南阳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培训。

义诊活动把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医院成功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

医护人员用爱与责任守护新生命的诞生。

医院积极组织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术和贴心服务换来患者的笑容。

百年医院风华正茂。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的玻璃窗时,导诊护士已微笑着接过老人手中的就诊卡,帮他完成自助挂号;住院部病房里,医生与患者沟通手术方案,笔尖在病历本上认真记录着病情变化;检验科内,仪器飞速运转,一份份检测报告为临床诊断提供精准依据……这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日常工作的缩影,也是全院干部职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力支持下,该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到清廉建设筑牢廉洁防线;从质量安全守住健康底线,到服务提升温暖患者心田,全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用日复一日地坚守与创新,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为群众的健康福祉筑起一道坚实屏障,交出了一份饱含温度与力量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党建领航+清廉筑基 夯实医院发展“压舱石”
党建是医院发展的“根”与“魂”,清廉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2024年,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将党建与清廉建设深度融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在党建工作中,该院党委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和“一岗双责”要求,健全督导指导、考核评议等制度,将党建责任层层压实;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制订专项工作方案与责任分工,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学习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以“星级”支部创建为抓手强化支部建设。2024年机关一党支部获评“五星”支部,门诊一党支部、机关二党支部获评“四星”支部,全年发展党员3名,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
清廉医院建设同样成果丰硕。该院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修订完善制度7个,开展督查10余次,对4人进行提醒谈话;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创新推出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询质询价机制与工程项目招采评定分离机制,出台《大型(大宗)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仅区域医疗中心设备采购项目就节约资金近900万元,实现“阳光招采”。
此外,该院在院区设置10余处院长信箱与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办结问题线索8件;安装清廉宣传牌10余个,弘扬清廉文化。2024年,该院在全市清廉医院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现场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清廉建设经验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与会单位高度认可。
质量为本+学科赋能 打造医疗服务“硬实力”
31分钟心脏骤停的产妇成功获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国家目标值、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落地……2024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不断提升诊疗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在质量安全管理上,该院打出“组合拳”:一是强化理念引领,2024年11月,一名产妇突发心脏骤停31分钟并确诊A型主动脉夹层,该院集结20余名专家、9个学科团队,特邀郑大一附院乔晨辉教授团队连夜指导手术,历经33天精心救治,产妇成功康复出院,成为“不惜成本救生命”的生动案例。二是严抓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通过科室主任夜查房提问、每月推磨式抽查等方式强化监管,4人因违反核心制度接受专项学习;出台病历评比、高风险患者术前会诊等制度,全年召开医疗安全(纠纷)分析讨论会20次,抽查病例1000余份,评选出14份优秀病历(2份获河南省“百佳病历”),有效扭转医疗纠纷频发局面。三是聚焦重点领域管控,加强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全年上报89例),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使用强度35.13,低于国家40的目标值);完善护理三级质控,成立15个专项质控组,抽查病历2.5万余份,无不合格病历;加强院感监测,各项指标均低于目标值,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学科建设同样迈上新台阶。该院积极引进外部优质资源,与北京天坛医院张忠教授团队、上海瑞金医院刘琰教授团队等合作,开展复杂脑肿瘤手术5例、复杂心脏外科手术14例;成功申报重症医学专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新增为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达6个),10个学科获评市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支持医学美容、中医等特色专科发展,与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市健康管理中心、河南省医学3D打印中心市分中心落户医院;2025年1月成功开展手术机器人手术2例,实现诊疗能力质的飞跃;2024年立项新技术新业务74项,关键技术如ECMO完成9例、ERCP557例、脑梗死静脉取栓135例,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诊疗选择。
精细管理+服务升级 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检查结果互认节约费用465万元、SPD系统实现耗材零过期、35场义诊惠及基层群众……2024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以精细管理破解运营难题,以服务优化改善患者体验,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面对DIP支付改革带来的挑战,该院组建工作专班,分析亏损原因、优化内部管理,多次与医保局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全力保障医院正常运营;在医用耗材管理上,实施SPD系统,实现“零库存、送到科”,库存耗材无过期,卫材中心库存金额降至360万元左右,对60个品种耗材二次降价(平均降幅20%),年节约资金700余万元;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预算管理,调整1941条医疗项目价格,提升成本管控精度;整合医疗设备资源,对体外诊断试剂议价(平均降幅6.84%),设备使用率、完好率显著提升。此外,该院完成五级电子病历模块完善与省级初审,组建信息开发团队实现软件自主维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配备16名专职消防队员、40名安保队员及专业装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医院平稳运行。
在服务提升方面,该院从细节入手:升级院内绿化亮化、拓宽道路,优化停车秩序、增设电动车棚;推进门诊一站式服务,实现全市居民门诊统筹,提高就诊便捷度;落实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4年10月—12月上传报告86万条,调阅互认率85.79%,节约患者费用465.86万元;开展MDT会诊1121例、远程会诊1422例,破解疑难病诊治难题;组织35场“送温暖,下基层”义诊,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该院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传播新技术与正能量,安装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医患关系持续和谐。
科教研协同+项目推进 多点突破激发新活力
2024年,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科教研领域多点突破,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稳步推进,为医院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科教研工作成果亮眼:全年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部共建项目1项等各级科研项目43项,科研经费达578万元(含横向项目4项93万元、GCP项目20项485万元),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约24.4万元。医学教育方面,17名导师获新乡医学院硕士生招生资格,招录全日制研究生11名(在培23名),招收实习生296人;在培住培学员191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50人;获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市级29项,开展讲座148场,为医疗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河南省儿童医院商丘医院项目主体工程验收完成,室内外装修及安装工程启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市工程招标“评定分离”首个试点项目,顺利完成评标定标与合同签订;利用项目资金购置3.0T核磁共振、4K腹腔镜等设备19台件,另有11台件设备正按招采程序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医院诊疗硬件水平。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守护群众健康为己任,在学科建设、服务优化、管理精细上持续发力。”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玉栋表示,医院将始终坚守医者初心,为建设健康商丘、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https://epaper.sqrb.com.cn/sqrb/pc/att/202510/14/770b976c-fbdf-4a26-9e49-51cd439474a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