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乳腺钼靶的投照与诊断。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天津等,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而平日里由于很多女性对乳腺病的认识不足,任其发展,结果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以至于最后发展为乳腺癌。
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是早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检查是关键的第一步。
一般的乳腺病检查包括自我检查和医院内器械检查(病理检查除外)。
乳腺自查的关键是发现乳房的变化。自查乳房以每月一次最为适宜,因乳房状态是随月经周期变化的。乳房自查适用于20岁以上所有女性,检查方法包括视诊和触诊。视诊:检查时应选择光线充足的场所,注意观察双乳大小、形态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炎症水肿、橘皮征或其他改变。乳腺区是否有静脉曲张,两侧乳头位置是否等高,有无乳头回缩、溃烂和乳头溢液,乳晕色泽是否均匀,外形是否圆整。触诊:触诊可取坐位或卧位进行。检查时五指并拢将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摸。查左侧用右手,查右侧用左手。触摸顺序是按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为内下、外下、外上象限乳晕区,最后触摸腺尾和腋下,以免漏诊。为了分清皮下组织内不正常组织的边界,手掌需用一定的压力,触摸时应注意乳房活动度,是否有压疼、有无肿块。如发现肿块应注意其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状态活动度以及和周围组织有无粘连,边界是否清楚,有无波动感或囊性感等情况。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为月经来潮后第9天至第11天,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容易发现病变。由于不少患者早期乳腺癌根本摸不出来,所以也不能完全依靠自我检查,定期去医院检查更重要。
医院内器械检查:B超检查:当怀疑有肿块时B超检查是必须做的。这是一种初步筛检乳房增生的检查手段,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对于早期乳腺肿瘤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差,如果单做这项检查,可能会错过较小肿块。X线检查:此检查是目前乳腺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女性40岁以后,每年都应做X线检查。此检查可以发现病变,明确部位,确定性质。还可以通过X线照片对乳腺实质类型进行分析,判断不同乳腺实质类型癌的发生情况。如果能坚持每年进行此类检查,可将患者死亡率降低到30%—40%。对于微小乳癌的检查程序是:乳房超声检查—发现肿块—X线检查—发现密集钙化点—病理切片。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触诊、超声、钼靶X线称为乳腺检查的黄金组合。
乳腺检查还包括红外线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红外线扫描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核磁共振检查对发现乳腺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无射线损伤,但操作复杂,检查时间长,检查费用高,有时也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和应用。
(原载2012年4月12日《商丘日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