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如何防治心脑急症

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作者:吴孝田 发布时间:2011-12-01 阅读次数:

20110708104037400.jpg

 

吴孝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河南省灾害医学会委员,商丘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在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在危重症救治方面成绩显著,获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
心脏意外和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急症,一年四季均多发。如何让人民群众掌握防治知识避免这类急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1.心脏急症和脑血管急症包括的内容及两者的关系。心脏急症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及猝死。脑血管急症最常见的是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心脏急症和脑血管急症两者均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在临床上,心脏急症通常会有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常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称为心脑急症。
2.心脏急症有什么表现。(1)心脏急症表现最多的是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常伴有面色苍白、冷汗、窒息感,经休息、吸氧、含化硝酸酯脂类药等后心肌缺血改善,疼痛缓解。(2)心肌梗死有两种情况,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心梗及无痛性心梗。痛性心梗较多,易于重视并被及时诊治。而无疼痛性心梗较少,易于误诊。常表现为突发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紊乱、急性腹痛、精神错乱等。(3)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
3.如何预防心脏急症。(1)生活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2)自我保健,定期体检,查ECG、糖脂、血压等,及时发现危险因素;(3)心脏急症多发于清晨,早晨醒来躺半分钟,坐起半分钟,穿衣服后腿下垂半分钟,再站起行走,可有效预防心脑急症。
3.哪些人容易患中风。凡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均易发中风。老年人尤其心脑血管粥样硬化者;高血压病人未有效控制血压者易发,在中风病人中约70%有高血压;糖尿病人因血脂代谢紊乱、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而易发中风;高血脂病人因脑动脉硬化是发生中风的主要因素;有家族遗传史者,中风发生率是一般人的2—3倍;A型行为的人,性格急躁,好冲动,情绪波动大,比B型行为者发病率高3倍;喜好吃咸食的人群;嗜好烟酒的人群;高血压并有便秘的人群等。
4.如何预防中风。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低盐低脂等)、适量运动(步行)、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急躁;防治便秘,提倡坐便;不做猛烈动作如弯腰、低头、抬举重物等,以防血压突然升高;起床坚持3个半分钟;坚持定期体检;出现中风先兆如手脚麻、头痛、视物不清、语言不利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早治疗。
5.如何向120求救。拨打120时要说清病情、姓名、性别、年龄、具体位置及联系电话,并有人到路口接车。特别提醒的是,心脏急症往往发病较急,进展较快,病情较重,救治越快越好,一定要就近就地求救治疗。病人及家属不要舍近求远,不能非要哪一家医院派车,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原载2011121《商丘日报》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