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浅谈急性肾损伤

文章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作者:魏新平 发布时间:2013-05-23 阅读次数:

20120524084423879.jpg

 

魏新平,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河南省血液净化管理委员会委员,市肾病、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肾脏病、风湿病临床治疗及血液净化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1部,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项。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以急性肾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症候群,是指48小时内血肌酐至少上升0.3m/dl(26.5mmol/l)或血肌酐上升至大于基础值的1.5倍,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还可出现恶心、呕吐、浮肿、高血压、心衰等全身症状,肾脏形态、组织结构也可发生改变。在我国,每年有近400万人罹患这种疾病,危重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它的死亡率高达60.3%。
人体的肾脏虽然重量不大,但其功能却很强大,它不仅能清除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而且还在保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方面,发挥着强力的调节作用,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有重大作用。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却可能轻而易举地伤害到肾脏。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如肾性原因,即由肾脏本身的疾病引起,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乱服药物也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因素,如抗生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喹诺酮类等)、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某些中成药(例如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排石冲剂、冠心苏合丸等)以及长期使用含重金属的制剂等。另外,大量出汗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运动方式、外伤、急性胃肠炎及肺部感染处理不当等均会引起急性肾损伤。老年人是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处于减退状态,一有拉肚子、感冒等“风吹草动”,就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相对健康人而言,原有慢性肾脏病基础的患者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对肾损伤危险因素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构成了急性肾损伤的又一高危人群。另外,以下两类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存在肾缺血因素的患者——大面积烧伤、大的创伤、大手术尤其心脏外科手术、干细胞和脏器移植术等,严重呕吐、腹泻、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炎、严重肝病、严重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存在肾后性因素的患者——前列腺肥大、膀胱收缩无力等导致尿路排尿不畅。
针对病因做好预防。首先要做到慎重服药。其次,就是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人要将自己的血压、血糖控制好,同时避免感染。最后,避免脱水和低血压。如急性腹泻时应注意补充水分,维持足够的血管内容量和血压;患了感冒,为了使体温降到正常,有些人反复使用退烧药,最终导致大量出汗,肾脏血流量不足也容易导致急性肾损伤。另外,需要注意预防各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泌尿系统和皮肤病变的感染等。慢性肾脏病基础的患者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造影剂。老年良性前列腺肥大者及怀疑有泌尿系结石、膀胱尿液潴留者应及时治疗,以防止尿路梗阻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方法,主要以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保持肾脏内环境稳定,给予营养支持,等待肾脏修复为原则,也可根据病情进行替代治疗,采取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或血液透析。大部分人在及时就医、去除病因后也可痊愈。
(原载2013年5月23日《商丘日报》第6版
下一条:肿瘤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