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病逝,歌迷哀声一片。与此同时,乳腺癌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乳腺癌每年夺去50万名女性的生命,也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在女性癌症当中排名第一,占到7%至10%,已经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大癌症,被列为“世界头号女性杀手”。据《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至2012年,农村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达到5.53/10万,而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更是高达8.41/10万。
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哪些人属于易患人群?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及时发现?昨天,记者专门请教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杨秋敏,他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解,为晚报读者提供了一篇乳腺癌“完全手册”。
六种情况容易诱发乳腺癌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0至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以后逐渐上升,50至54岁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0至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以后逐渐上升,50至54岁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
据杨秋敏介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不一而足,在6种情况下更易诱发乳腺癌:
1.遗传原因。一般来说,如果女性的母亲患有乳腺癌,则该女性发病的概率会高于普通人3倍,发病的时间与不是“癌二代”的人比起来也可能较早。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亲(如表兄弟姐妹、姨妈、祖母)有患乳腺癌的,其患乳腺癌的概率也会增加。
2.初潮与绝经。从临床经验来看,初潮早与绝经晚在乳腺癌患者身上多发。12岁之前就来月经和55岁之后才绝经的女士,患乳腺癌的概率较大一些。
3.未婚与不育。哺乳是女性自我免疫乳腺癌的一次天然过程,生育为乳腺细胞提供了修复契机,迟迟未结婚的女性自然比其他妇女更可能患乳腺癌。长期服用避孕药(雌激素)、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都会增加。
4.生活方式不健康。这里所说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穿衣习惯、运动习惯等。有的白领女性长时间坐在办公室,不仅接受电脑辐射,下班也不运动,甚至还有抽烟、酗酒的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自然无法抵挡乳腺癌的侵害。饮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为主,或体脂比例过高的女性也容易受到癌细胞侵害。
5.精神压力过大。现代女性压力大,容易焦虑、生气,甚至发怒,心情也容易抑郁,这就容易导致肝经出问题,而肝经恰好有一条经脉经过乳房。所以,如果不能及时为自己减压、调节心情,乳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内分泌失调的影响,给乳腺癌以可乘之机。
6.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一些劣质的、不合格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中,很可能含有容易致癌的化学物质,如果经常使用,可能会诱使乳腺细胞癌变。
杨秋敏告诉记者,乳腺结节、乳腺增生,这类病在临床上很多。如果不好好控制住,任其发展,再刺激乳腺发炎,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乳腺癌。
乳房自检可及早发现乳腺癌
●乳房自检是乳腺癌预防的关键,但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做不到。
“乳房自检是乳腺癌预防的关键,但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做不到。”杨秋敏说,自检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
1.视查。乳腺癌自检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一周后,因为月经前或经期由于乳腺生理性充血、腺泡增生和腺管扩张等组织变化,使乳腺组织肥厚,影响检查效果。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则,最好在每月的同一时间进行自检。
2.触查。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对两侧乳房进行视诊,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皱缩、皮肤脱屑及乳房轮廓有异常变化等。
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在左乳房进行顺向或逆向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最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的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
3.平卧检查。平卧检查时,待检测上肢举过头放于枕上或用折叠的毛巾垫于待检测肩下。这种位置目的是使乳房平坦,易于检查,其方法与触查相同。这种方法可以视为触摸法的升级版。
“乳腺癌发现越早,治愈的可能性越大。”杨秋敏说,早期乳腺癌病人无任何不适,仅在乳房内有一个比较小的肿块,不痛不痒,乳头也无变化,大多是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少数是由病人无意中自行摸到后再请医生确诊。因此,女性朋友最好进行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查,如发现乳房内有可疑的肿块,必须请医生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化验,包括钼靶X线摄片、活体组织切片检查。
据介绍,由于早期乳腺癌的肿块较小,如不提高警惕,容易被病人忽略,肿块就逐渐增大,侵入周围皮肤或肌肉,与之粘连固定;乳头内缩、抬高,有时有血性液体溢出,这是癌肿侵入大的乳腺导管所致;皮肤是橘皮样病变,腋窝淋巴结肿大、坚硬。乳腺癌在妊娠期发展特别迅速,癌肿呈现炎症性,乳房红肿充血、发热,犹如急性乳腺炎,容易误诊,也说明乳腺癌的发病与性激素的变化有关。
乳腺癌预防应注意七方面
●男性朋友虽然患乳腺癌概率很小,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
杨秋敏说,乳腺癌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平时注意,就可以有效预防癌变的发生。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乳腺癌的预防可以考虑以下7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统计显示,育龄妇女每周平均进行4小时的体育锻炼,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减少60%。运动可以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减少排卵次数。尤其是能使生成雌激素的腹部脂肪积聚减少,让免疫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发育期应避免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并进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并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类制品等。如果再加上经常食用酸奶、乳酪等发酵的牛奶制品,那么,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大大降低。此外,要避免饮酒和抽烟,少喝咖啡。
4.生育也别太晚。很多都市女性因为工作紧张、保持身材等原因,不愿意生育或推迟到30岁以后生育,这很不科学。因为,这很有可能使她们失去一次增强抵御乳腺癌能力的机会。因为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同时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对于保护乳房健康很有用,是雌激素的“对头”,雌激素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出来“消肿”。所以,怀孕、分娩、哺乳虽然辛苦,但带给女同胞的不仅是可爱的下一代,还大大增强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这种能力越早获得,对于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就越有利。
5.控脂减肥。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后,才能迅速增殖而发病。高脂肪饮食是乳腺癌的促发“刺激剂”,长期大量摄取脂肪,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这类物质过量可刺激癌肿的增长。大量摄取脂肪,还可使机体发胖和免疫机能降低,就使癌症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控制脂肪的摄取,减轻肥胖,提高机体免疫机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6.积极治疗乳腺疾病。
7.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女性朋友一定要提高认识,保持警惕,关爱乳房,这样才能远离乳腺癌。”杨秋敏提醒说,男性朋友虽然患乳腺癌的概率很小,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
(原载2015年1月21日《京九晚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