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食盐为什么要加碘?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陈黎亚医师(以下简称陈医师):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表经过雨水亿万年冲刷造成土地缺碘,造成供人类和其他动物食用的粮食、饮用的水源均缺碘,也就是水源性缺碘。再者,碘在人体内不贮存,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每天要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加碘是补碘的最好方法,食用加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最广泛、最根本的措施。
记者:每天补碘多少为宜?
陈医师:由于地区不同,碘缺乏程度不同,补碘量也不尽相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300微克。我国从1995年起实施全民食盐加碘,至今对碘含量的标准已调整3次。卫生部2011年9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补碘”的原则。0-3岁为每人每日50微克,4-10岁为每人每日90微克,11-13岁为每人每日120微克,14岁以上为每人每日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每人每日250微克。就我市缺碘地区的居民来说,成人每天吃合格碘盐6克,即可从中补充150微克碘,可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
记者:碘缺乏会造成哪些危害?
陈医师: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群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等,妇女和儿童是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缺碘对动物也有与人类同样的损害,缺碘地区的牛、羊等大小牲畜的流产率增高,新生犊死亡率比不缺碘地区高,肉、毛、奶、蛋的产量及牲畜的生殖能力也明显降低。碘缺乏的危害已不单纯是人类的一种疾病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关系民族人口素质提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问题。
记者:甲状腺病人增加,是因碘过量引起的吗?
陈医师:甲状腺病人增加与加碘盐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吃的碘盐中含碘量是很适量的,含碘量是国家根据各地需要严格控制、科学适中的,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不会引起含碘量过剩。欧盟和美国的医学研究机构认为成人碘摄入可耐受上限分别为每日600微克和1100微克,食盐含碘量不足以致人生病。之所以甲状腺病人增加,是因为医疗器械精密了,以前是病人出现明显病症后才发现,在病变初期医生摸不出来、看不到,现在只要稍微有些异常,先进医疗器械都能查出来。因此,才显得甲状腺病人数量增加。
(原载2014年12月1日《京九晚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