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介绍
郭银谋

郭银谋,副主任医师。1998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学士学位。2012年新乡医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2011年--201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附属肿瘤医院)进修1年,拜师于孙燕院士及石远凯教授。中华医学会抗癌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协作委员会(CSCO)会员。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论著1部,科技成果奖2项。擅长乳腺癌、肺癌、胃肠道癌、头颈部癌及生殖系统肿瘤的化疗及生物治疗,对顽固性胸腹水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能使病人以较低的花费获得最好的疗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或周日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针对癌症的治疗,不到病程的中晚期,不是万不得已,姑息治疗似乎不应该考虑;甚至有人将其理解为“苟延残喘”,是消极、无奈加无助之举。所以,当临床医生向肿瘤病人及其家属建议采取姑息治疗时,常被误解为病人“没救了”、“放弃治疗了”。
那么,
果真如此吗?
什么是癌症姑息治疗呢?
890健康小学堂
世界卫生组织为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提出如下定义:“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积极地、全面地医疗照顾。对疼痛,其他症状以及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问题的控制是首要的。”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有时,姑息治疗或许是最大的关爱。
01
姑息治疗的前生后事
姑息治疗始于公元 4 世纪的 Hospice 运动 , 1967年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1987 年, 姑息医学作为全科医学的亚学科正式成立 ,形成了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1990 年WHO对姑息治疗的解释是“姑息治疗要坚定生命的信念 , 维护生命,并把死亡看作是一正常的过程 ,既不促进也不拖延死亡 ,提供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状的缓解服务, 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病人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 ,对病人家属也提供一个支持系统 ,使他们能应付及正确对待病人生存期间的一切情况,以及病人去世后自己所承受的伤痛”。2002 年 WHO 对姑息医学的定义重新作了修订 ,即:姑息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 , 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 ,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心灵的)困扰 , 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 , 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亲人的生活质量
02
姑息治疗不同阶段的内涵
姑息治疗是广义的, 应贯彻肿瘤诊治的全过程 ,故可把姑息治疗工作分为三阶段。
第 1 阶段: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相结合 ,对象为可能根治的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癌症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症状, 对症支持治疗, 保障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此时必须注意患者的体能、心理及精神状态 ,并能寻求科学的评估的指标 ,定期对上述疗法进行评估。更应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相互沟通。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根据其躯体、心理、经济状态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制定长期的治疗计划以求患者达到治愈,长期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第 2 阶段 :当抗癌治疗可能不再获益时 ,以姑息治疗为主,对象为无法根治的晚期癌症患者 ;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 减轻痛苦 , 改善生活质量。尽管疾病进入晚期阶段但患者仍然能在无明显痛苦的条件下享受生活。
第 3 阶段:为预期生存时间仅几天至几周的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及善终服务。宁养院或温馨病房等,此期间患者疾病已达最后阶段, 患者及家属对其病情也有所了解。此阶段除继续控制疾病的症状外,无论在社区医院或是家庭, 医务人员都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如何对待死亡这一自然现象来临的宣传 ,竭力协助完成及满足患者未完成的事业、心愿。
03
姑息治疗的及早介入可以使患者受益
3 姑息治疗的及早介入可以使患者受益,许多数据显示,在患者恶性疾病刚刚诊断时就即时引入姑息治疗(早期姑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和家属对于症状控制、生活质量及治疗规划的经验。在患者恶性疾病诊断时应及时地给予姑息治疗,除了控制原发肿瘤的治疗外,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疾病,树立客观现实的治疗目标并帮助患者及家属有效地控制症状,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在疾病的终末期理性地做出治疗选择。这样对于患者的疾病,家属的心理及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都是非常有益的。
04
姑息治疗应不断评估和调整
在肿瘤治疗的全程都应该进行对患者各种躯体和心理症状的评估、治疗,以及姑息治疗效果的再评估及治疗方式的再调整。在实践中,不同的治疗手段要依据病情而加以区别应用:姑息性手术合理应用可减少或防止各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为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而发挥应有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时机姑息放疗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脊髓压迫的症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入性姑息措施的实施。终末期患者的支持治疗和护理更加应引起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支持与辅导、居丧期的支持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姑息治疗重要内容。
05
中国姑息治疗的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姑息治疗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肿瘤姑息治疗起步是较晚的,在当今的肿瘤治疗中姑息治疗的理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早在1994年中国成立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肿瘤姑息治疗的理念和实践规范,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绩,但仍然处于世界平均水平线以下很多。2015年英国经济人智库对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姑息治疗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患者死亡质量综合评分对各国进行了评估,结果提示总体我国的姑息治疗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19个列入统计的亚太国家中排名15位,看到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我国对肿瘤姑息治疗的需求很大,但我们能够提供相应服务的机构却远远不足造成了供需之间极大的不平衡。
在目前医疗条件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症状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肿瘤姑息治疗仍是肿瘤防治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及时、正确的开始姑息治疗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为保障姑息治疗贯穿于癌症治疗全过程, 应该让患者尽早建立姑息治疗的概念, 确保抗癌治疗合理用于受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