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徐忠海 发布时间:2019-08-08 阅读次数:

微信图片_20190807150844.jpg

专家简介

徐忠海

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新乡医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脑血管病的静脉溶栓及血管再通治疗。

从医理念:大医精诚,精益求精;上善若水,大爱无疆。

健康小学堂

一、急性缺血性卒中概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约为2.3%~3.2%,3个月时病死率9%~9.6%,致死/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4.4%~15.4%,致死/残疾率33.4%~33.8%。

二、诊断标准

()急性起病;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 h以上;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诊断流程

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第二步,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步,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资料进行病因分型(多采用TOAST分型)。

四、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恢复血流措施,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和替奈普酶。rt-PA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现认为有效挽救半暗带组织时间窗为4.5 h内或6 h内。

(一)3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症

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3h 。

3、年龄≥18岁。

5、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3h内rt-PA静脉溶栓的禁忌症

1、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等)

2、既往颅内出血史

3、近3个月有严重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4、4颅内肿瘤、巨大颅内动脉瘤

5、近期(3个月)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6、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

7、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8、活动性内脏出血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9、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10、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109/L或其他情况

11、24 h内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

12、口服抗凝剂且INR>1.7或PT>15 s

13、48h内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或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14、血糖<2.8 mmol/L(50 mg/L)或>22.2 mmol(400 mg/L)

15CT或MR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三)3h内rt-PA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症

轻型非致残性卒中;近2周内有严重外伤(未伤及头颅);痴呆;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动静脉畸形、颅内小动脉瘤(<10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使用违禁药物;类卒中。

(四)治疗方法:

1、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 h,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内应严密监护。

2、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 ml,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五、静脉溶栓并发症:颅内及其他脏器出血、血管再闭塞、缺血再灌注损伤

   六、转归:r-tPA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获益是风险的10倍;每治疗100名患者,32名获益,3名转归较差(2个恶化,1个严重致残或死亡,但不增加患者死亡率)

七、改善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

(一)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糕、油炸食品,用橄榄油或菜籽油,每周吃两次鱼;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食盐小于6克;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吃粗粮、杂粮、豆制品。

(二)戒烟限酒,收益无穷长期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6倍,戒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可减少50%。戒烟小窍门:想抽烟时可用别的东西替代,如口香糖、瓜子、喝茶等,尽可能让自己忙碌一些;闲时可陪家人逛公园、做有氧运动或家务。

(三)坚持运动,保持乐观,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