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哪些疾病适合做射频消融治疗?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韩文杰 发布时间:2019-08-05 阅读次数:

640.webp.jpg

专家简介

韩文杰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2007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学习2年,于2015年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学习,2018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肿瘤科至今,现为河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院管理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国家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SCI文章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广东省科技规划项目研究2项。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手术,通过心脏电生理技术在心上标测定位后,将导管电极置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灶处或异常传导路径区域,采用高能电流、激光射频电流、冷冻等方法,使该区域的心肌坏死或损坏,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890健康小学堂

射频消融方法可以治疗较多的疾病,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心律失常; 2、椎间盘突出;3、高血压的治疗:通过针对肾脏的交感神经节进行消融治疗高血压; 4、肿瘤的治疗:通过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属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肝癌治疗方式,尤其可以做到根治性治疗小肝癌;同时也常用于局限期肺癌的治疗。因为肺功能等原因不能手术切除,通过射频消融治疗亦能取得根治的效果。 

术前注意事项

 

一、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一般需要住院进行,需要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血液化验等)。

二、饮食注意事项:手术前6-8小时内不要进食进饮。

三、告诉医生所用药物的名字和剂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四、告诉医生对药物过敏情况。

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征,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慎重选择。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以上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对于早搏等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缩短病程,只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要高度警惕其毒副作用;只有当心动过速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身体发育时才积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适合情况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

一、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

二、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

三、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

四、如果术后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但并未真正发作,无要紧张勿需特殊治疗;

五、术后一般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六、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七、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