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刘如月 发布时间:2020-01-30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刘如月.jpg 

刘如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2004年任职,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1989年至今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工作。1998-08-10 ~ 1999-08-10,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2011-09-10 ~ 2014-06-10,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 硕士。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运动医疗学会委员,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骨科伤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1998-1999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2010年4月-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参加全国关节外科高研班培训学习,2017年4月-6月再次于北京积水潭医院高级医师研修班进修。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骨科学术会,在骨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特别在脊柱(颈胸腰椎疾病),骨肿瘤(恶性保肢),骨关节(髋、膝关节置换、翻修、矫形)、创伤(多发骨折、急救)、小儿骨科(先髋脱位、畸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水平。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骨质疏松症、股骨粗隆间骨折、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对高难度脊柱疾病的诊治水平达到省内外先进水平;髋、膝关节置换、翻修、矫形治疗近、远期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复杂四肢创伤、关节畸形的矫治居领先水平,并且效果较好。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医德医风高尚,技术精益求精,治疗理念先进。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国家专利2项,市科技二等奖2项,编写著作两部。从医理念:重德、精业、求实、创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或遭受外力后引起腰椎间盘髓核向后方的椎管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或马尾,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或)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是腰腿疼的常见及重要原因。

890健康小学堂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5或L5-S1椎间盘,这是坐骨神经痛的解剖学因素,少数病史较长者,可有坐骨神经伴腹股沟区疼痛,此系交感神经刺激引起的牵涉痛。

2、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  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L1-4神经根受累可刺激神经根之间的交通支及交感神经纤维出现下腹痛、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3、麻木  当椎间盘突出刺激了本体感觉或触觉纤维,引起肢体麻木而不出现下肢疼痛,一般认为是病程进展的表现。

4、间歇性跛行  病人行走后出现患侧下肢疼痛或麻木,短时间休息后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现。

5、马尾综合征  出现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征,表现为双下肢不全瘫,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

6、肌瘫痪  神经根严重受压时使神经麻痹,肌瘫痪,因神经肌运动障碍,表现为足下垂。

(二)体征

1、脊柱变形  腰椎前凸减少、消失或后凸,脊柱侧弯,是疼痛刺激机体保护性姿势。

2、压痛点  多在病变间隙的棘突旁,有时沿神经分布区放射。

3、腰椎运动  各方向的活动度都会降低,根据突出的类型,腰椎的前驱、后伸、左右侧屈运动受累程度不同。

4、肌萎缩与肌力的改变  受累神经支配区肌肉萎缩或松弛。

5、感觉减退  受累神经区感觉障碍。

6、腱反射改变  受累神经的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