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家庭火灾逃生方法及现场急救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05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赵敏娟

赵敏娟,主治医师,2010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全国创面治疗师,河南省烧伤康复协会委员。从事烧烫伤诊治多年,熟练掌握各种烧伤疾病的诊治、浅表皮肤肿物的美容缝合技术、腋嗅微创根治手术、浅表疤痕的综合治疗等,尤其在难愈性创面的诊治及烧伤后的康复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曾先后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中心、驻马店159医院烧伤中心参观学习。在《中国烧伤创疡杂志》、《中国医疗美容》等国家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3篇。行医理念:立志行医德为先,治病救人心所系。

 

火灾几乎是我们身边最普遍,也最可能遭遇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掌握一定的火灾逃生自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在火场中的人可能受到烧伤、窒息、中毒、爆炸危害、倒塌物砸埋和其他意外伤害,所以火场避险的基本原则就是趋利避害、逃生第一。

 

逃生方法

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及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一、室内着火:

首先一定要冷静下来,如果火势不大,可尽快采取措施扑救。如果火势凶猛,要在第一时间报警,不要贪恋财物,立刻逃离。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切勿乘坐电梯)。

如果发现客厅起火,火势已无法扑救,你被困在卧室,关紧房门用(浸湿)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利用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二、室外着火:

1、先用手试一下门把及门是否灼热。如果不热,可用身体和脚抵住房门,小心开条小缝观察门外火情,如室外烟雾不浓,气体没有灼热,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人员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烟雾进入口腔。也可找来水打湿衣服、布类等用以掩住口鼻。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靠墙逃生,消防员进入着火的房屋时,都是沿墙壁摸索进行的,所以当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向墙边或者门口。同时,这样做还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2、若发现烟雾弥漫,热气由门缝逼进灼热难耐立即关门(或发现门把或门已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现场急救

一、烧伤:冲、脱、泡、盖、送5个步骤

冲:自来水冲洗20分钟,首先能清洁创面,同时降温能减轻疼痛、水肿。

脱:脱去烧伤部位的衣服,注意保护烧伤局部的表皮,尤其是游离的表皮。

泡:再用自来水泡20-30分钟。

盖:用保鲜膜或干净的塑料袋轻轻盖住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污染。

送:及时送正规医院就医。

另外火灾发生时干热的气体及产生大量的浓烟,可以造成吸入性的损伤,早期的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容易被忽视,不能及时就医造成严重后果。

二、骨折:如果病人是开放性的骨折,这种情况一定要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覆盖创面,以免导致创面二次遭受污染,后期引起创口感染,并且容易导致骨髓炎的发生。行简单的固定,可以采用就近的木板、树枝、木棍之类的物体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部位搬运时出现活动引起骨折部位二次创伤。一定要及时的转运就诊。

三、擦伤、划伤等: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覆盖创面或加压包扎,减少创面出血并避免导致创面二次遭受污染。及时的转运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