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关于结肠癌,您了解多少?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1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杨

李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郑州大学,2017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学习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熟练诊断及内科诊疗各种常见恶性肿瘤,擅长乳癌、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内科诊治。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篇。

 

结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结肠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结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经历增生、腺瘤、癌变各阶段及相应的染色体改变,癌变涉及多基因参与。

 

结肠癌有哪些诱发因素   

一、饮食因素:结肠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中包括:低纤维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包括缺乏钙、硒、钼、抗氧化维生素A、C、E和胡萝卜素)

二、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结肠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约5%-20%的结肠癌为遗传性结肠癌,包括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等家族遗传性疾病。有结肠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患结肠癌的风险较无家族史者高。

三、年龄因素:多数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大于50岁。

四、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压抑也被认为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五、化学致癌物质:亚硝胺及其类化合物是导致结肠癌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油煎、烘烤食品中的甲基芳香胺也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胆汁酸和胆固醇在肠道厌氧菌群的作用下也可形成多种化学致癌物质。

六、消化道疾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腺瘤、直肠息肉的患者得结肠癌的概率也会上升。

七、不良生活习惯:烟草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质,吸烟与结肠腺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长期轻轻体力活动状态有可能会是结肠癌的诱发因素,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减少肠道和粪便中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此外,肥胖也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八、寄生虫:血吸虫病也被认为是结肠癌的诱因之一。

 

结肠癌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体重下降及消瘦:是结肠癌患者的常见症状,系因结肠癌患者长期腹胀、腹痛,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进而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严重消瘦。

二、左半结肠癌主要表现:更容易引起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因为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窄,尤其是乙状结肠肠腔迂曲,且粪便行进到此大多已成型、干结,所以容易发生肠腔阻塞。此外,左半结肠常见症状可有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痛、腹胀等。

三、右半结肠癌主要表现:早期可为腹胀不适,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右半结肠癌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出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这也是右半结肠癌确诊时往往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出现上述常见症状时,可以去普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内镜专科就诊。

 

确诊结肠癌后如何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的侵犯范围(也就是肿瘤分期),有计划的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最大幅度的根治肿瘤,提供治愈率。

结肠癌侵犯范围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

极早期结肠癌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早期结肠癌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通过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使一部分患者达到根治目的。

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做手术的局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以化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生存。

对于复发或者是由远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可以采用化疗、靶向治疗、手术、介入以及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大多数恶性肿瘤若发生转移一般认为生存期会相对较短,但若结肠癌的转移相对局限,比如说只有肝脏转移或肺单一转移时,可以采取积极的治疗模式,患者仍然能活动较长的生存,甚至仍然有治愈的可能。

 

结肠癌的预后如何 

结肠癌的预后取决于疾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情况和手术能否根治等因素,不同分期预后也不相同。

早期结肠癌患者(局限于黏膜层的T1期肿瘤,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可达90%,但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复发风险约为1.2%~4.9%。

对于局部进展期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在经过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 50%~78%。

对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较为局限的患者,在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期。广泛转移的患者可以选择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延长患者生存。

 

结肠癌怎么预防

结肠癌的预防措施主要为规避一些高危因素,如戒烟、避免油炸食物、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及保持愉悦心情等,具体可见日常生活管理部分说明。

另外,对人群进行结肠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结肠癌或癌前病变,起到早诊早治和预防的作用,改善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效果。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新近更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建议45岁开始进行肠癌筛查,强烈建议50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指南同时推荐可每年行粪便隐血试验,或每3年行多靶点粪便DNA检查,或每5年行乙状结肠镜的检查,或每10年行全结直肠镜检查。检查方式可根据被检查者的偏好选择,但必须注意的是,若粪便检查有阳性结果,则需行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