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带您全面了解“脑卒中”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6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郭士琨

郭士琨,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6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 硕士学位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0余年 ,曾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郑州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重型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对各种颅内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丰富,曾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脑卒中的预兆

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肢体麻木,突然感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与平时不同的头痛;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抽动;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脑卒中的危害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仅我院每年就有数千人因脑卒中入院治疗,部分患者遗留较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长期植物状态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很多家庭会因脑卒中导致家庭劳动力丧失并负担较多的医疗费用。

 

脑卒中的筛查

早期进行脑卒中的筛查工作,可以尽早发现问题,早期进行干预,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会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几率,减少患者家庭负担。

 

脑卒中筛查项目都是有哪些  

第一,进行常规的血液化验,要进行血常规的化验,看一下血小板以及红细胞有没有明显的增多,这些异常成分的增多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还要化验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这一些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要尽早的干预的。第二,脑卒中的患者一般要进行动脉的筛查,比如进行颈部动脉的彩超检查,进行颅脑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检查,可以评估血管的情况,看一下有没有动脉的狭窄和斑块,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很明显,要尽早的干预。

 

脑卒中的预防 

饮食、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所以我们日常的生活应该:

(1)饮食要清淡;

(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

(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便秘。

(6)注意气候变化;

(7)每天饮水要充足;

(8)保持情绪平稳;

(9)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对于高危人群还要注意以下的情况: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外科的干预治疗

对于目前颈内动脉狭窄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外科方法来进行的干预治疗,临床上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狭窄病变的位置、血管狭窄的程度、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可分别采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外科的干预治疗处理血管狭窄,后期配合药物治疗,来使脑卒中的发生几率进一步降低。

总之,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病率一定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