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慢性肾病的重要诱因,糖尿病因素占所有慢性肾病的30%~50%。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危害可概括为“伤肾伤心”,即糖尿病和慢性肾病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另外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从而需要透析、肾移植等。
糖尿病患者需早筛早治,以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Ⅰ期-Ⅲ期的糖尿病肾病可逆转或部分可逆转,所以定期筛查、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是关键。
那么,该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呢?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肾脏筛查,主要查尿常规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伤。
以下患者每年应进行2次以上的肾脏筛查:Ⅰ期且尿蛋白≥300mg者,每年检测3次;Ⅱ期且尿蛋白≥300mg者,每年检测3次;Ⅲ期患者,每年检测2~3次;Ⅳ期患者,每年检测3次以上;Ⅴ期患者每年检测4次以上。
预防、治疗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要做好护肾安心八件事:
戒烟。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饮食调整。摄入的蛋白质应以从家禽、鱼、大豆及植物蛋白等获得的优质蛋白质为主,慢性肾病患者每日摄入量应为0.6g/kg体重~0.8g/kg体重;升糖指数较低的碳水食物更为理想,全谷类应占总谷类的一半以上;应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部分坚果及种子)的摄入;限制摄入含盐高的食物,如腌菜、咸肉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推荐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叶酸。
适度运动。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律的体育锻炼。
控制血糖。所有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降糖。
控制血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患者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利于身体健康。
控制白蛋白尿。控制尿蛋白是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特别是早期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重要治疗。
调节血脂。高脂血症可损伤血管,破坏内皮细胞及其屏障功能,是造成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一般患者每年要做一次血脂检测;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根据需要每2~3个月进行一次检测。
控制尿酸。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绝经期女性血尿酸≥420μmol/L和非绝经期女性血尿酸≥360μmol/L的,需开始降尿酸治疗,目标值<360 μmol/l。
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这对延缓心血管疾病和肾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