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常见病因: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侵犯到三叉神经,甚至三叉神经节的部位,就会引起三叉神经痛;
2、血管压迫:比较常见,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颅内的动脉或者静脉压迫到三叉神经根部,即脑干部位,因为长期压迫损伤了三叉神经的鞘部,从而导致神经的短路,会造成三叉神经的功能紊乱,导致三叉神经痛;
3、肿瘤压迫:比如常见的胆脂瘤,包括后颅窝的脑膜瘤、鞘瘤等,都可以引起三叉神经痛。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为首选的基本治疗,适用于患病初期老年人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卡马西平是首选治疗药物。可每天遵医嘱增加剂量,直到疼痛停止;以后逐渐减少,确定最低有效量作为维持剂量服用。若出现眩晕、走路不稳、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需停药。孕妇忌用。另外还可以使用奥卡西平,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治疗病理性神经痛的药物。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可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1.微血管减压手术,效果确切,但是创伤较大,需要开颅;2.经皮穿刺射频毁损术,效果确切,微创手术,皮肤上仅有一个针眼,但是治疗过程痛苦,且对第一支三叉神经痛治疗较困难;3.经皮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中全程无痛,术后3天即可出院,是真正的无血、无创手术,尤其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后复发的患者、高龄无法耐受经颅手术的患者以及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前额部)的患者。是目前全国主流且被大众认可的手术方式。
预防和日常保养: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3、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