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一部分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孩子具有以上一个或几个表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动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动症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也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续存在且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可造成儿童的学业成就、职业表现、情感、认知功能、社交等多方面损害。智力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约为3:1,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约60%的病例可延续至成年期。
二、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
注意缺陷:
1.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经常不注意细节,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在学习或活动中经常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表现在交谈时心不在焉。
2.经常不遵守指示,不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
3.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
4.经常避免、不喜欢或不愿意做需要长时间精神努力的任务。
5.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中必需品(比如教材、铅笔、书籍、工具、钱包、钥匙、文件、眼睛和手机等)。
6.经常容易分心。
7.经常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多动和冲动:
1.经常坐立不安或在座位上扭动;
2.经常擅自离开座位;
3.经常在不值当的场合到处乱跑或爬;
4.经常不能安静地投入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
5.经常忙个不停,似有马达驱动;
6.经常话多;
7.经常在问题问完将答案脱口而出;
8.经常不耐心地排队;
9.经常打断或打扰别人(比如谈话或游戏中)。
继发症状:
1.学习困难
2.运动与感知功能异常
3.品行问题
4.情绪问题
5.人际关系问题
三、多动症的治疗
1.一般治疗:营造良好环境、父母态度温和、规律体育活动
2.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3.药物治疗:6岁以下孩子原则上不推荐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专注宁 、专注达以及一些中成药物(静灵口服液、地牡宁神口服液)等。
4.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当ADHD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5.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适合于伴有品行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父母不同意接受药物治疗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当的患者。教育和训练可采取单个家庭或小组的形式,内容主要有: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6.预后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院,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多方配合,大多数症状较轻的患儿,经过适当的的治疗后,可表现基本正常,或遗有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固执、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差等表现。关爱和帮助多动症孩子是我们每个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社会的责任和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