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警惕流感后的病毒性心肌炎

文章来源:冠心病心脏起搏器科 作者:赵辉 发布时间:2023-12-19 阅读次数:

一、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可治愈,不会传染和遗传。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儿童和青年居多,35%患者都在10~30岁,且男性多于女性。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常见致心肌炎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其他如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二、为什么会得病毒性心肌炎呢?

患上病毒性感冒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毒进入呼吸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入侵心肌细胞,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对病毒展开围攻,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误伤了正常的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

三、病毒性心肌炎会有什么症状呢?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无症状,重者可至猝死。老幼均可发病,但以年轻人多见,约半数以上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胃肠道感染: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发作时的主要症状,通常表现为心跳次数增加或减少,偶尔还会感到心脏“停跳”。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可使症状加重。

胸痛: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症状,多位于心前区。

胸闷气短、头晕乏力: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症状。

四、怎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大多数心肌炎属于自限性疾病,通过休息和抗病毒药物让心肌细胞自我修复。

1. 休息:休息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措施。休息能够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肌自我修复。

2. 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

3. 营养心肌:急性心肌炎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辅酶Q10、ATP、环磷腺苷等。

4. 免疫治疗:给予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5. 抗心律失常治疗:早搏频繁、快速心律失常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6. 中药治疗:黄芪等。

五、该如何预防呢?

1. 防止病毒感染:出门时可以戴口罩,避免呼吸道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咳嗽、打喷嚏要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意吐痰。

2. 提高免疫力: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②注重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忌烟酒。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注意饮食卫生。

4.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放松压力,有助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