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腔镜手术起源于1996年由Gagner最早报道的一例颈部入路腔镜下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后来不断发展,1997年开始行胸壁入路腔镜右侧甲状腺切除,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不同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应运而生,大浪淘沙,推陈出新,目前已经发展相对成熟,有经胸乳入路,经腋乳入路,经腋入路,经耳后入路,经口入路等,机器人手术也在部分医疗单位得到开展。
一、甲状腺腔镜手术的优点
对符合手术适应症的病人−−−腔镜甲状腺手术有颈部无痕,切口隐蔽,美容效果佳。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了美容和功能。所以,近年来越来越被广大甲状腺专业医生及患者所接受,并且技术不断成熟。所以近年来甲状腺诊疗指南已经不把美容需求做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症,认为腔镜手术只是甲状腺外科常规手术技术之一。
腔镜甲状腺手术以经口入路瘢痕最不明显,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也比较彻底,但对甲状腺上极肿瘤如果偏大则处理困难,胸乳手术和开放手术操作习惯最为接近,但对胸壁感觉影响明显,但从手术造成的损伤恢复情况看(主要指入路不同造成的损伤最小,恢复好,颈部不适感轻微),经腋窝入路影响比较小,虽然不同入路腔镜甲状腺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所区别,但差别不大,以腋窝入路为例,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仅为手术径路不同,其手术切除的范围必须保证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单侧腋窝入路行对侧甲状腺手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对选择后的患者实施经单侧腋窝入路全甲状腺切除术和双侧中央区清扫是可行的。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肿瘤学安全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尽管目前已有大样本报道显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可取得同开放手术同样的效果,但关于肿瘤复发和生存的长期随访研究仍有限,故需综合考虑患者及甲状腺疾病因素,严格把握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
二、甲状腺腔镜手术适应证
需手术的甲状腺结节、腺瘤等良性病灶,最大径≤6 cm,(囊性可放宽至6~8 cm);
需手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且甲状腺肿大不超过II度;
分 化 型 甲 状 腺 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同时满足以下情况:①原发灶最大径<4 cm;②无腺外侵犯或仅突破甲状腺前包膜的微小外侵病灶或微小侵犯胸骨甲状肌;③cN0或cN1且转移淋巴结无相互融合、固定;
一般推荐单侧腋窝入路行患侧甲状腺及淋巴结手术,同时进行对侧甲状腺手术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或选择双侧腋窝入路。
三、甲状腺腔镜手术相对禁忌症
1、过于肥胖或肌肉过于发达;
2、颈、胸部畸形及锁骨畸形;
3、肿瘤突破后包膜或肿瘤位置接近喉返神经入喉处;
4、转移淋巴结较大、较多,有包膜外侵;
上述情况增加手术难度,降低肿瘤切除的安全性,需慎重选择。
四、甲状腺腔镜手术禁忌症
1、 伴严重并存病而无法耐受全麻或常规手术体位者;
2、既往有患侧颈部手术史,放疗史或热消融治疗史;质性的良性病灶较大(直径≥6 cm),III度肿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骨后甲状腺肿;
3、 DTC 明显腺外侵犯,如侵犯喉返神经、喉、气管、食管等;
4、 DTC伴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转移淋巴结融合、固定;
5、不良预后病理亚型的DTC,去分化甲状腺癌;
6、甲状腺肿瘤合并严重的甲状腺炎性疾病。
甲状腺腔镜手术随着技术进步适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必须强调对于复杂的甲状腺癌手术来说,对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很高,过分追求腔镜甲状腺手术会大量增加手术时间,同时由于操作困难肿瘤安全性也会不同程度收到影响,要针对患者病情做出个体化选择,切莫为了追求美容效果而牺牲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