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如何选择甲状腺肿瘤消融手术?

文章来源:甲乳外科 作者:张晓剑 发布时间:2024-12-04 阅读次数:

甲状腺射频消融术(RFA)最早用于心脏科和肝脏外科-治疗心率失常或肝脏肿瘤。该技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疗法,借助于超声引导将治疗电极经皮穿刺至治疗部位,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引起治疗部位的温度升高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达到使治疗部位组织细胞固缩并无菌性坏死的目的。目前,RFA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肿瘤和甲状旁腺肿瘤的治疗

一、与传统的手术相较而言,RFA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微创治疗,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1、RFA比手术更加简便,耗时短,出血量少,术后几乎不留痕,具有明显的美容优势

2、RFA技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改进,在高分辨率超声影像学引导基础上衍生出峡部入路、移动消融、液体隔离、半杠杆撬离等方法,极大地减少了治疗部位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副损伤的发生。

二、甲状腺良性肿瘤射频消融适应证

1.甲状腺良性肿瘤单发或多发,或者自主功能性腺瘤,肿物毗邻无重要结构

2.部分甲状旁腺疾病

甲状腺良性肿瘤大小介于2-4cm之间,小于2cm建议观察,大于4cm效果欠佳,可能需要多次消融;甲状腺结节消融手术和开放手术相比不够彻底,一定要结合病情、患者意愿、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综合、个体化治疗。RFA虽然优点很多,但对于血供丰富的实性为主或实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一般,复发率高达25-30%

3.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有较为严格的适应症,完全符合的人群比例不高,具体适应症如下:(1)非病理学高危亚型;(2)肿瘤最大径≤5 mm(肿瘤四周均未接近包膜者可放宽到≤1 cm),且结节距离内侧后包膜>2 mm;(3)无被膜受侵且无周围组织侵犯;(4)癌灶不位于峡部;(5)单发癌灶;(6)无甲状腺癌家族史;(7)无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8)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证据;(9)患者经医护人员充分告知后,仍拒绝外科手术,也拒绝密切随访者。

对特定的低风险 T1a(肿瘤直径小于1cm) 的PTC患者中,主动监测不失一种安全有效的策略,并可以减少医疗支出。因此,对于一部分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低风险 T1aPTC患者,相比于热消融处理,主动监测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三、甲状腺良性肿瘤射频消融禁忌证

1.对毗邻重要结构的甲状腺结节,在甲状腺被膜与周围组织间隙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或2%利多卡因溶液,不能形成隔离层者;

2.凝血障碍或者存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必须经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通过细胞病理及BRAF-V600E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RFA已经用于治疗种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其中很大一部分治疗应用集中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中。现有的临床研究都表明:对于良性结节, RFA 能够起到缩小结节、缓解症状、改善美观 的作用,但是多大的结节应该、且适合 RFA 治疗,既能明显起效、又能减少复发和再生长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有关甲状腺癌的治疗中,RFA治疗需更加谨慎,严格选择适应症。

总之,甲状腺肿瘤射频消融治疗需严格治疗程序,发挥RFA微创、美容等优势的前提下谨慎选择符合指征的病人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