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什么都给你了为什么你还不开心?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这样说

文章来源: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 作者:白微 发布时间:2025-05-20 阅读次数:


万物沐韶光,大地焕新颜。青春期的困惑和海棠的花期重叠,在这本该蓬勃生长的季节,有些少年却在多重挤压下悄然坠入情绪的低谷。 近年来,校园里频频拉响心理健康的“警报”,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持续关注不断升温,这无疑给无数学生家长敲醒了警钟,带来了全新的育儿挑战。那如何做一些心理预防呢?小青贴心提醒,家长朋友们可以这样做。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不仅在身体外形的显著改变,其内在的神经生理机制也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主要涉及大脑结构的优化、神经递质的功能调整和激素水平的波动。包括前额叶皮层的发展,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皮质醇等水平的变化,共同塑造了青少年复杂而多样的心理现象。

留守问题: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我市大量青中年群体选择外出务工,家里只留守儿童和老人,老人跟患者相处如果不好,患儿打架斗殴,吸烟、离家等不良行为,时刻挑战着老人和其他家属的心理防线。

留守儿童小红:感到每天没有意义,不想社交也不想学习,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在校遇到问题不敢说,很无助,总是默默流泪、想哭。

小青:遇到这种情况先不必着急,家属朋友们需了解自身孩子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多谈心、少责骂,分享日常、定期看望等方式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给予强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必要时前往心理科咨询。

人际问题

青少年从家庭到校园,特别是刚进入新环境时,因小事跟同学发生分歧,由于情绪敏感或者对方的看似“无心之言”,每一句不同寻常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着受害者的内心。

小明:看到某个同学就恐惧,感到在说自己。觉得是自己的不对,自己不受欢迎,总感到跟别的同学格格不入。读书就忘,学不进去。

小青:应对此类情况,鼓励孩子面对不合理要求勇敢说“不”、积极寻求家长老师帮助,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等,注意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必要时前往心理科咨询。

社会行为问题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手机、平板、网络游戏、人工智能助手成为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精神伙伴,娱乐消遣的同时在也潜伏着一些危机。过量使用手机引发孩子行为习惯、认知加工和身体发育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包括上课玩手机、熬夜刷短视频、作业拖延、注意执行能力下降、长期低头脊椎变形、视物模糊、孤独、社交能力退化。

小青:《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绪调查报告(2024)》研究显示,青少年手机成瘾率为4.1%—35.5%,其中网络游戏成瘾率15%,家长要以身作则,用理解而非控制的心情引导帮助孩子合理使用。

在咨询室里经常会遇到,是否你也曾这样说过:

我们那个时候比你辛苦多了,扛麻袋、挑水、帮助你爷爷奶奶,工作不比你压力大,你累什么?殊不知,此时此刻情绪暗潮涌动,可能危及着孩子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家长反映:生活没秩序,一团糟,小青提示患儿可能情绪上出现问题了。

家长反映:孩子做事拖拉,不愿学习,总嫌累。小青提示患儿近期学习负担重,可能处于崩溃边缘。

家长反映:孩子社交总不好,总认为糟糕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小青提示孩子社会行为习惯出现问题。

家长反映:孩子突然变得不说话,不愿做事也不愿出门。小青提示孩子心理出现.......

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心理服务对象包括:青春期困惑,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学校恐怖症、注意力缺陷与多动,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困扰,社交恐惧,神经衰弱,以及高压群体心理预防。开展项目有:心理测评、人格类型分析、心理疏导及其相关治疗、经颅电刺激治疗,中医治疗项目(刮痧、耳穴等),全方位助力青少年群体健康快乐成长。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远比追求学业成绩更为关键——我们青少年心理门诊宗旨:愿以专业与温情,助力青少年成为懂得幸福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