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睡眠障碍: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文章来源:认知与运动障碍科 作者:孔羽 发布时间:2025-04-11 阅读次数:

 

你是否常常躺在床上数小时却难以入睡?是否总是在半夜突然惊醒,之后便无法再度安睡?又或者白天嗜睡,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正遭受睡眠障碍的困扰。

睡眠障碍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与睡眠相关的症候群,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等多种类型。其中,失眠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它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即躺在床上超过 30 分钟仍无法入睡;也可能是睡眠维持障碍,整晚频繁醒来,且每次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还有早醒,比预期的起床时间提前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长期失眠会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是另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现象,每次暂停时间可达数秒甚至数分钟。这会导致身体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往往在夜间睡眠时鼾声如雷,且伴有呼吸暂停,白天则感到困倦、乏力、嗜睡,甚至在工作或驾驶时容易打瞌睡,增加了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不安腿综合征多在夜间休息时发作,患者会感到双腿深部有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蚁走感、刺痛感、烧灼感等,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动双腿或下地行走,以缓解症状。这种症状会严重干扰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中断,长期可引起慢性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特点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暂性睡眠发作,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如吃饭、走路、工作时都可能突然入睡。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猝倒发作,即在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全身肌肉无力而跌倒,但意识清楚;入睡前或觉醒前出现幻觉;睡眠瘫痪,即俗称的“鬼压床”,在睡眠向清醒转换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意识清醒但身体无法动弹的情况。发作性睡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睡眠障碍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生理疾病、药物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容易导致失眠;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睡前饮用咖啡或浓茶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发睡眠障碍;此外,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环境因素同样会干扰睡眠。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睡眠日记、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确定睡眠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调整对睡眠的认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习惯;行为治疗包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等;药物治疗则需根据不同的睡眠障碍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治疗失眠的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等;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等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睡眠障碍绝非小事,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家庭、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睡眠健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及时发现和治疗睡眠障碍,让自己每晚都能拥有甜美的梦乡,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