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食管癌患者被送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科。
据家属介绍,患者5年前做了食管癌手术治疗,之后基本可以正常饮食。但两周前,他突然出现进食呛咳、呕吐,甚至不能进食的情况,并伴有发热,令家人担心不已。
呼吸介入科主任李艳丽为患者检查时,发现他左主开口左下方约0.5cm处有一瘘口,瘘口大小约0.8cm×1.5cm。这样的瘘口以往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患者常因为肺部或纵膈感染危及生命。
但是这名患者比较幸运,因为目前已经有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那就是通过食管置入覆膜支架封堵瘘口,也可经气管置入覆膜或者硅酮支架封堵瘘口。如果经食管封堵,患者常有不适感,并且支架随吞咽容易移位,且该患者食道狭窄,吻合口狭窄位置较高,支架放置后近端在食管开口处,患者耐受性差,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经消化科会诊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李艳丽决定在患者气管内放置硅酮支架。
最终,支架置入非常顺利,瘘口覆盖良好,麻醉过后,患者试着进水,没有了呛咳的感觉,多日的汤水不进难题终于解决了。
说到呼吸介入,很多人可能都比较陌生。据李艳丽介绍,介入诊疗具有安全、微创、高效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科成立于2019年7月,为提高诊治水平,科室工作人员历尽艰辛,综合运用多种介入治疗手段,把呼吸介入从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提升到经皮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实现了从中央气道疾病到纵膈病变、外周病变等肺部疾病的诊治无遗漏。
2020年2月,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河南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与李兰娟院士团队等并肩作战,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利用气管镜,通过镜下观察及灌洗,使很多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为武汉的抗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提高呼吸介入诊疗水平,医院呼吸内镜室先后添置了多种先进设备,目前有潘太克斯主机3台、各种型号的电子支气管镜13条、卡尔斯托司硬镜主机1台、硬质气管镜1条、硬质胸腔镜1条、美国康美氩气刀1台、冷冻治疗机1台、潘太克斯超声气管镜1条,另外配备有麻醉机1部。
“在内镜诊治方面,我们从局麻做到了无痛、全麻,从诊断做到了治疗。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商丘市多项技术空白,为促进全市呼吸介入诊疗技术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李艳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