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凌晨5时,63岁的市民、共产党员张翔因病离世,按照他的遗愿,家属捐献了他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而他的大爱举动,正是受到了与他同名同姓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部医生张翔的影响。
医生张翔出生于1990年,别看年纪不大,但他可不简单。他是商丘市红十字505搜索救援队队长,曾多次参与义务救援活动。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2017年湖南永州水灾、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2021年新乡水灾,都出现了他的身影。因为热心公益事业,他还入选了2017年度“商丘好人”。2019年3月8日,他成为商丘爱之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第178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去年12月,一名50多岁的市民由于突发脑干出血晕倒在三轮车里,生命危在旦夕。张翔正好路过,在凛冽的寒风中,他毫不犹豫跪地救人,让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当时,张翔的事迹被不少媒体报道,很多市民为其点赞。
患者张翔今年6月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部接受肿瘤治疗。他从医护人员口中了解到与他同名的张翔的事迹,受此影响和感染,他与爱人秦爱华商定,也要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去世后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之用。
“当时两位老人来找我,询问我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所需要的条件,我很受震动。”张翔说,两位老人为人和善,思想高尚,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张翔详细地介绍了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步骤,并联系了商丘市爱之源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李东亮。在大家的见证下,张翔老人和爱人秦爱华郑重地在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百年之后,为党和国家作最后一点贡献。”这是两位老人共同的初心,也是他们相伴一生后一起约定的谢幕方式。9月24日,张翔老人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遗体也成为郑州大学医学院的无言良师,为党和人民,为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最后的奉献。他的生命和爱心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永远留在了人间,并将被更多人传承下去。
“目前我们医院有很多人都加入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生命在奉献中得到延续。”张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