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我院消化内科葛大赫:敬畏生命 初心前行

文章来源:河象见闻头条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7 阅读次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拥有独立的ERCP诊疗操作平台和先进的十二指肠镜、C臂等操作设备,已成熟开展各种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及消化内镜下的诊断与治疗,其中在ERCP及相关技术方面更是填补了商丘市该领域的空白。

fb5e4cfb30ef7b07380a0ad793da63a.jpg

2023年,葛大赫胆胰内镜诊疗团队共完成ERCP手术506例,总插管成功率99.4%,(手术量及成功率均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加强学科建设,紧跟内镜下微创治疗手段迅猛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展并拓宽ERCP及相关诊疗技术,努力为胆胰疾病患者,免除常规手术带来的痛苦和风险,让周边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09e6ec6982a55e66769c27bf8902ea5.jpg

ERCP是什么?

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简称, 作为一种超级微创与十二指肠内镜结合的消化介入诊疗技术,在胰腺和胆道疾病诊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消化内镜操作难度最高的标志性技术,被称为消化内镜下“皇冠上的明珠”。由于ERCP手术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据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葛大赫介绍说,早期的ERCP只是单纯的以诊断胆胰系统疾病为主的检查工具,随着磁共振等影像的不断进步,ERCP已不再作为检查而存在。而是逐渐延伸到对胆胰系统疾病诊治方面,而且还支撑了周围学科的发展。从需要外院专家配合,无法独立开展ERCP手术,到如今每年独立开展近500例,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从胆总管结石取出术、胆总管支架置入术、胰管支架置入术,到肝门部肿瘤多支架置入治疗、胆管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胆管巨大结石碎石+取石治疗、胰管结石取石治疗等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造福百姓。

在2000年前,国内消化内镜的使用,都在探索之中,从最初只是作为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工具,到现在的各类治疗功能日臻完善,二十年多来,消化内镜的在诊疗技术上的发展,颠覆了传统,发现了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每天手术不断,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8-10台,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对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的挑战,内镜检查、病房、手术、门诊,在看似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葛大赫却不断享受着ERCP带给他的快乐。“我很荣幸在这个岗位上,见证着消化内镜一直以来的发展和变化,也庆幸我的一路成长与精进,能为更多的病患解除了病痛,送去了健康,这也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ERCP是消化道诊疗中最难的技术之一,而葛大赫已经逐渐带领着他的团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事实上,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时对内镜的理解和执着,已经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仍旧不断地求知和探索,希望有更优秀的人加入到他的团队,和他一起带领胆胰内镜诊疗领域攀登更高的山峰。

风险与挑战并存 保持真爱之心

“ERCP成功拯救了很多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如果感染没控制好,他们很可能失去生命——黄疸的引流尤为关键,不管是胆管结石还是胆管肿瘤,如果没有解除梗阻,下一步治疗就没法实施。所以说,ERCP是通过内镜去治疗胆胰疾病的关键性技术,只有这种技术的存在,才能更好的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做ERCP时,需要穿上铅衣,在X线下思考并操作,每当这时都是充满危险的,但葛大赫总是说:“做手术时,我反而更加静心,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帮助病人,把手术做到最好最优,不会顾及可能面临的危险,这种不怕苦的精神,愈老弥坚。”而事实上是,他的心里总是装着病人,他说:“要发自内心的爱护病人,真心地付出总会被感受得到。”“真爱、敬畏、团队”葛大赫带着他的六字箴言,初心不改,一路前行。术者之心,面对患者,需要充满真爱,敬畏生命,团队合作,才会越来越好。

 

困难很多,风险很大,比如要第一时间发现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术后胰腺炎(PEP)、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等,葛大赫针对更多种疾病,独自担起了ERCP技术的诊疗,他说,一切为了生命,因为每条生命的背后,还有一个家庭,压力是沉重的,但责任和风险是要勇于承担的。“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讲,ERCP的适应症有60多条,ERCP技术可以弥补外科手术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创伤性大的不足之处,实现某些疾病如胆总管结石在内镜下的超微创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大程度的受益。

由于ERCP技术具有创伤性小的优势,且随着ERCP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患者具体病情,与胃肠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内科等学科相互依赖。ERCP衍生出的MDT,即内外结合,多科合作,双镜联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葛大赫说道。

性命相托 唯有全力以赴

ERCP,救人无数。而最难忘的病人,往往是复杂而凶险的病例。葛大赫说,每一个患者,都是以性命相托付,那就是和医生有着不寻常的缘分,如亲人一般的缘分,如战友一般的情义,面对性命托付,他唯有全力以赴。

此前,一位98岁的男性患者查出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胆管炎,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手术无疑会造成更大创伤,家属和病患心情都十分沉重,不知如何是好。葛大赫看出了家属的担心,拿起片子仔细为家属分析,并表示可以选择ERCP,在内镜下完成手术,将结石从胆管内取出,这种方式创伤小、恢复快,非常适合高龄患者。家属听了葛医生耐心的讲解,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选择ERCP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第二天即可正常进食,恢复效果良好。对患者来说,他的一句关怀,一个关切的微笑,足以驱散疾病带来的阴霾。葛大赫每次去查房,他会搀扶起患者的身体,用焐热的听诊器认真体检,用眼睛去评估引流液的具体量和性质。病人们时常握住他的手,眼神里满是信任。  

葛大赫医生在病房查房和内镜操作的时候一直非常忙碌,即使如此,他也会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位患者的情况,耐心的与患者沟通,答疑解惑。“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常见病,发病率比较高一些。这个病的发病,其实和人的情绪、心理因素关联非常密切,一般能占到消化系统疾病的30%左右。他几乎每天都能遇到由情绪、心理因素导致出现消化道症状来就诊的。”他感慨道。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对于每一个病人,葛大赫和他的诊疗团队都抱有同样的耐心和细心,一台完整且完美的手术并不局限于在手术台上的时间,而是从你接手患者的那一刻起,都需要持续充满责任心,才能真正得到认可。

有一次,遇到一位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合并脑梗塞、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术前还出现了高烧、黄疸,病情危重,手术难度大,需要运用ERCP技术多学科协作。虽然葛大赫对此类病例早已屡见不鲜,但每次的术前准备都应做的很充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确定手术方案,通过ERCP手术的治疗,成功把石头取出来,解除梗阻,手术成功。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患者康复出院。

做的越多,遇到的难题也会更多,也许病人会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如愿选择ERCP技术,也许快出院的病人突然病情恶化……这些都需逐一击破,但对于葛大赫来说,只能努力坚持做的更好,才能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他更想通过这项技术带动学科发展,让同行、同事、病人都能真正的意识到ERCP这项技术的优势所在。

下一步,葛大赫表示仍将会不断努力学习,在消化领域不断深耕,同时科室也会持续培养人才团队,壮大人才队伍,让ERCP为更多病人带来最大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