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为危重患者点燃“心”希望

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戚丹青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次数:


  “我当时全身插满管子,医生说我的心脏随时可能停跳,根本经不起挪动……”近日,73岁的张老先生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电话随访时,回忆起半年前那场生死抢救仍心有余悸。

  202412月份,张老先生因“胸闷10余小时”,由外院因“糖尿病合并足坏疽”治疗合并心功能衰竭转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经诊断,他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Ⅳ级)、心源性休克、糖尿病、糖尿病足(坏疽治疗术后)、心律失常(结性逸搏)、脓毒血症等多种严重病症。治疗过程中,张老先生在无创呼吸机和血透机支持下仍反复心脏骤停,提升心率药物完全失效,需要紧急转入导管室进行X线下操作临时起搏器置入。但因患者有大型器械辅助治疗,无法转运。

  “就像抱着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转运风险极高。”参与抢救与手术实施的CCU副主任医师朱开权形容道。

  经多学科紧急评估,在争取家属同意后,CCU团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紧急实施床旁超声引导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通过右侧颈内静脉建立通道,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将起搏电极精准送至右心室心尖部。整个过程无须放射线引导,如同在超声雷达导航下完成心脏电路的紧急修复。

  术后,经起搏器维持心电活动、呼吸机辅助、血液净化等治疗,张老先生的心衰症状逐步改善,心电活动趋于稳定,最终恢复自主心跳,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继续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顺利出院。

  据朱开权介绍,传统临时起搏需搬运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室(DSA室)完成,而CCU开展的床旁技术具有三大革命性优势:一是能够避免搬运导致管道脱落、循环崩溃等二次伤害;二是从决策到完成平均仅需20分钟,较传统方式缩短60%以上;三是精准可视,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双重引导,电极到位率100%(据2023年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同时他还说,床旁超声引导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急救理念的升级。通过联合IABPECMOCRRT等技术使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38%,使众多急危重患者重获新生。

  据了解,市第一人民医院CCU目前拥有24张标准床位,最多可同时收治40名患者。该科已构建包含床旁起搏、ECMOIABPCRRT在内的立体救治体系,目前已成功抢救急性心梗、急性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1万余例,完成急诊介入手术5000余例,患者年龄跨度从25岁至92岁,其中不乏多例复杂危重病例。

文章外部链接:为危重患者点燃“心”希望 - 商丘网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听我们讲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故事(375)

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戚丹青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次数:


  “我当时全身插满管子,医生说我的心脏随时可能停跳,根本经不起挪动……”近日,73岁的张老先生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电话随访时,回忆起半年前那场生死抢救仍心有余悸。

  202412月份,张老先生因“胸闷10余小时”,由外院因“糖尿病合并足坏疽”治疗合并心功能衰竭转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经诊断,他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Ⅳ级)、心源性休克、糖尿病、糖尿病足(坏疽治疗术后)、心律失常(结性逸搏)、脓毒血症等多种严重病症。治疗过程中,张老先生在无创呼吸机和血透机支持下仍反复心脏骤停,提升心率药物完全失效,需要紧急转入导管室进行X线下操作临时起搏器置入。但因患者有大型器械辅助治疗,无法转运。

  “就像抱着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转运风险极高。”参与抢救与手术实施的CCU副主任医师朱开权形容道。

  经多学科紧急评估,在争取家属同意后,CCU团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紧急实施床旁超声引导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通过右侧颈内静脉建立通道,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将起搏电极精准送至右心室心尖部。整个过程无须放射线引导,如同在超声雷达导航下完成心脏电路的紧急修复。

  术后,经起搏器维持心电活动、呼吸机辅助、血液净化等治疗,张老先生的心衰症状逐步改善,心电活动趋于稳定,最终恢复自主心跳,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继续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顺利出院。

  据朱开权介绍,传统临时起搏需搬运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室(DSA室)完成,而CCU开展的床旁技术具有三大革命性优势:一是能够避免搬运导致管道脱落、循环崩溃等二次伤害;二是从决策到完成平均仅需20分钟,较传统方式缩短60%以上;三是精准可视,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双重引导,电极到位率100%(据2023年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同时他还说,床旁超声引导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急救理念的升级。通过联合IABPECMOCRRT等技术使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38%,使众多急危重患者重获新生。

  据了解,市第一人民医院CCU目前拥有24张标准床位,最多可同时收治40名患者。该科已构建包含床旁起搏、ECMOIABPCRRT在内的立体救治体系,目前已成功抢救急性心梗、急性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1万余例,完成急诊介入手术5000余例,患者年龄跨度从25岁至92岁,其中不乏多例复杂危重病例。

文章外部链接:为危重患者点燃“心”希望 - 商丘网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