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ERCP技术为104岁老人 撑起生命之伞

文章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次数:

“您的技术果然名不虚传,不然我家老太太要受大罪了!”近日,夏邑县104岁刘姓老人的家属紧紧握住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葛大赫的手说。这位被胆总管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折磨,还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百岁老人,在ERCP手术的帮助下,术后第三天便康复出院,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我们就是奔着医院的ERCP技术来的。”刚入院时,家属的话道出了对这项技术的信任。ERCP,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消化内镜领域操作难度极高的标志性技术,却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周期快,成为胰腺和胆道疾病患者的福音。但它如同“拆盲盒”,每台手术都充满不确定性,对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应变能力要求极高。为了这份信任,葛大赫团队不敢有丝毫懈怠。术前,他们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反复推演手术流程,制订了周密的方案。次日,手术正式开始,葛大赫全神贯注,精准操作,不到15分钟,手术便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老人就能下地走路并进食进水,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恢复速度超出预期。

这15分钟的从容,背后是葛大赫多年的艰辛付出。2017年4月,他受医院推荐前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学习ERCP技术。起初,面对复杂的技术,他压力很大,甚至想过放弃。但想到医院的期盼、骨折住院的父亲和怀孕5个月的妻子,他咬牙坚持:“学不成绝不回去。”每天睡前,他都在脑海中反复模拟手术全过程。10个月里,他从生疏到熟练,独立完成了第一台手术,随后又陆续完成四五十例手术。为了进一步提升,他主动延长3个月学习时间,独自完成100余例手术,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学成归来,葛大赫用这项技术填补了全市在该领域的空白。他平均每年开展500例以上ERCP手术,却始终坚守“把每一个患者当成第一个患者来对待”的信念。术前仔细分析病情,术中全神贯注操作,术后用心观察回访,严谨的态度让他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作为全市唯一能独立开展ERCP技术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这项技术已成为新业务新技术的标杆。如今,医院消化内科作为河南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正通过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推动ERCP技术不断发展。未来,这项技术将惠及更多患者,书写更多生命奇迹。

听我们讲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故事(376)

文章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次数:

“您的技术果然名不虚传,不然我家老太太要受大罪了!”近日,夏邑县104岁刘姓老人的家属紧紧握住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葛大赫的手说。这位被胆总管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折磨,还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百岁老人,在ERCP手术的帮助下,术后第三天便康复出院,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我们就是奔着医院的ERCP技术来的。”刚入院时,家属的话道出了对这项技术的信任。ERCP,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消化内镜领域操作难度极高的标志性技术,却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周期快,成为胰腺和胆道疾病患者的福音。但它如同“拆盲盒”,每台手术都充满不确定性,对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应变能力要求极高。为了这份信任,葛大赫团队不敢有丝毫懈怠。术前,他们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反复推演手术流程,制订了周密的方案。次日,手术正式开始,葛大赫全神贯注,精准操作,不到15分钟,手术便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老人就能下地走路并进食进水,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恢复速度超出预期。

这15分钟的从容,背后是葛大赫多年的艰辛付出。2017年4月,他受医院推荐前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学习ERCP技术。起初,面对复杂的技术,他压力很大,甚至想过放弃。但想到医院的期盼、骨折住院的父亲和怀孕5个月的妻子,他咬牙坚持:“学不成绝不回去。”每天睡前,他都在脑海中反复模拟手术全过程。10个月里,他从生疏到熟练,独立完成了第一台手术,随后又陆续完成四五十例手术。为了进一步提升,他主动延长3个月学习时间,独自完成100余例手术,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学成归来,葛大赫用这项技术填补了全市在该领域的空白。他平均每年开展500例以上ERCP手术,却始终坚守“把每一个患者当成第一个患者来对待”的信念。术前仔细分析病情,术中全神贯注操作,术后用心观察回访,严谨的态度让他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作为全市唯一能独立开展ERCP技术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这项技术已成为新业务新技术的标杆。如今,医院消化内科作为河南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正通过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推动ERCP技术不断发展。未来,这项技术将惠及更多患者,书写更多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