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玉,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业务副院长,擅长老年痴呆、脑血管病及心因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一、目前现状。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痴呆中最重要的一种疾病,后者还包括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及皮克病等。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估计约有600万,全球估计已超过2500万人,患病率和发病率65岁后随年龄增加成指数增长。患病率从大于和等于65岁的5%,到大于和等于90岁的40%,上升到大于和等于95岁的58%。 65岁以上者痴呆的年发病率为2.2%。
二、主要临床和病理表现。主要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持续发展而无缓解的智能衰退、言语障碍和行为异常,但意识清楚。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受损最明显,也可是唯一的早期临床表现。
如果老年人有下列表现应该到医院由神经科或精神科专科医师诊察。(1)记忆缺失,尤其是记忆减退。(2)难以胜任日常家务。(3)语言问题,忘记简单的词语。(4)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5)判断力变差。(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变差。(7)将东西放错地方。(8)情绪极不稳定,较以往淡漠、麻木。(9)人格改变,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10)主动性丧失,终日消磨时日。
三、预防。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建议:(1)晚年或离退休后保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2)多活动,多和别人接触。(3)保持心情愉快,最好不要独住。(4)饮食均衡,少饮酒,不要过多用镇静药物。
四 、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该疾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1)胆碱能药物。(2)抗胆碱酯酶药物。(3)其他药物替代药物如雌激素,其机制不清楚;谷氨酸受体调控剂如美金刚;利诺比,促进脑内神经物质传递。(4)对症治疗药物哌甲酯(利他林),主要改善注意力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