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冠心病该如何预防?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01 阅读次数:

白智峰,心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毕业,200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院长助理、心血管内二科主任,河南省高血压学会委员, 河南省“555工程”人才、商丘市拔尖人才、商丘市“十大杰出青年”。擅长于高血压个体化治疗,顽固性心衰的强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起博器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20篇,专著1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一、在没有冠心病证据的人群中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主要是针对易患人群,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指没有发病时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防止发生并发症。
    一级预防:就是在没发病的时候去防病,就是对多种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静息生活方式)在源头的综合控制,就是将我们防病治病的重点从“下游”转到“上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一级预防的重点有三个:干预血糖、干预血脂、干预血压。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加体育活动,提倡有氧代谢运动(走路、跑步、跳绳、骑自行车、滑旱冰、球类等),提倡健康饮食与戒烟,特别推荐跳绳作为有氧运动的简便方式在全民中开展。
    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患冠心病者采用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复发或病情加重。二级预防的5条防线:A(服用阿斯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服用β-受体阻断剂和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和戒烟)、D(控制糖尿病和合理饮食)、E(适量运动和接受教育)。 每项有两个内容,每一位患者都要逐条逐项去做,并持之以恒。提倡双有效(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现在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服用各种各样“没有”副作用和作用不确切的无效药品或无效保健品,还有很大一部分虽然服用的药品品种对了,但剂量太小或者用的时间不对;再有一部分患者第一次发病后已经抢救过了,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也不去看病了,也不吃药了,这很危险;还有的嫌用药麻烦,吃吃停停,停停吃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险。 
    三级预防,就是预防或延缓冠心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冠心病如果不注意保健很容易并发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目前有相当多的老百姓中间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忽略心肌梗塞的紧急信号——胸痛。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生常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愿意叫亲属而等天亮,坐失良机。二是一向没病、没有胸痛的病人突发胸痛时,以为胃痛,挺挺就过去了,这一挺把命挺没了。三是心肌梗塞发生在白天时,患者也去了医务室,基层医疗单位顾虑转诊有危险未将其转到有条件的大医院,使宝贵的“时间窗”终于关闭。因此有胸痛上医院,而不是上医务室,而是尽快呼叫急救系统,要去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另外,慢性心衰是从患心肌梗塞10年至15年后的一个常见归宿,因为慢性心衰预后差,花费巨大,已成为全球最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对慢性心衰有很多新的方法,慢性心衰的用药需逐步调整剂量。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长期能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1、将血糖、血脂、血压保持达标
    ①、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使得空腹血糖≤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②、高血压病人,血压一定要达标,一般的高血压病人应该将血压降至<130/85mmHg,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的病人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如果24小时的蛋白尿超过1g,那么血压则应该降到127/75mmHg,而且血压一定要达到24小时稳定达标。
    ③、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于<2.6mg/dL,甘油三酯(TG)<1.7mmol/L。
    2、科学饮食
    ①、坚持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每天不超过6克)、低糖饮食;
    ②、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谷类、水果、蔬菜、家禽(高血脂病人应将家禽的皮与脂肪去掉)、鱼类食物;
    ③、少吃动物脂肪、油炸类食物、蛋黄(每周不超过2个);
    ④、晚餐不宜过饱。
    3、适量运动
    可选择散步、游泳、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后最安全的心率(即脉搏)应该是170-年龄;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5分钟热身、20分钟运动、5分钟恢复整理。运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 ②运动前不宜过饱,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饭后30分钟~1小时运动③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④运动时应穿宽松,不要穿太厚太紧,以免影响散热,增加心率;⑤运动后避免吸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也不要立刻洗热水澡。
    4、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当体重指数≥25就属于肥胖,另外,还要量一量腹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就属于腹型肥胖,预防冠心病就要坚持减轻自己的体重,直到达到标准体重。
    5、戒除不良嗜好
    彻底戒烟,喝酒的人应尽量减少喝酒,男性每天喝酒不超过30毫升,女性不超过15毫升,不喝酒的人则坚决不要喝,保证充足的睡眠。
    6、保持平和的心境:
减少心理压力,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避免过度紧张、幸福、激动和忧郁。
    7、注意肠道通畅
    ①、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②、要多喝水,最好在晚上睡前和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
    ③、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增加户外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④、老年人可以做一做提肛运动,每次30~50下为宜,以增加肛门周围肌肉的收缩力; 
    ⑤、积极治疗便秘。
    8、其他
    ①、注意室内温度:要经常开窗换气,若使用空调,最好在开机1~3小时候关机,使得室内温度保持在15-18℃,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7℃。
    ②、保暖:外出时要穿着暖和,头戴帽,脚要保暖,以防冷空气侵袭。
    二、冬季为何冠心病高发?
    冠心病,是指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所以,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一是每年的11月~1月,第二个高峰是每年的3月~4月。
    1、天气寒冷,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同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则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使得管腔闭塞,而血管内的斑块被损伤后即引起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
    2、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冬天寒冷,引起身体其他疾病如风湿病、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等的发作,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老年人在天气变冷时更容易出现冠心病的突然发作。
    3、天气寒冷,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活动减少,膳食结构改变(如吃火锅,饭量增加),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冬季吸烟和饮酒相对增多,情绪低落多发,这些因素都会相对增加冠心病发作的危险。
    三、冬季六类人群尤需警惕冠心病
    1、已经确诊冠心病患者:如果你已经是冠心病病人,那么再次出现冠心病发作的几率会增多。由于动脉硬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因此,一旦确诊了冠心病,你就要坚持长期的治疗,并终身吃药,不要认为症状减轻了就擅自停药,否则很容易出现危险情况。
    2、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的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比正常人高2~3倍,长期血压高,使得心脏负担加重,而且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硬化,进而狭窄堵塞,引起冠心病。
    3、糖尿病人:糖尿病人血糖代谢紊乱,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血脂功能紊乱,进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那么,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要按冠心病的治疗方案来治疗,以及早防治冠心病。
    4、高血脂:血脂高的人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增高,因为太多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到一定程度后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进而引起冠心病。
    5、吸烟的中老年人:吸烟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对血管内皮产生刺激,造成血管壁的损伤,炎症反应加上其他的危险因素,就会导致斑块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引起冠心病。
    6、肥胖的中老年人: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很多疾病的发生,而肥胖本身也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因此,肥胖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
    四、一旦发生冠心病,该如何自救?
    当出现胸痛胸闷(左侧为主)时,应该立即原地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半小时内不能缓解的话,一定要马上去医院就诊,冠心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尽早发现、治疗心血管病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应该每1~2年体检一次,这是早期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一旦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并预防性治疗冠心病,有冠心病的人应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用药,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及保健品。
冠心病的常用药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有心绞痛的患者应服用硝酸脂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绞痛。
    五、冠心病有什么症状可以提前让我们知道?
    冠心病中三分之一的病人出初发的症状就是心机梗死,另外更多的是心绞痛。心绞痛就是一个胸前区一个压榨样的疼痛,这个是典型的。但是也可以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呈现是闷、还有一些甚至会疼痛放射到胃部,膈面,向上可以放射到喉咙,有喉咙紧缩感,有牙痛,肩部疼痛,甚至到鼻尖,耳根,所以如果有阵发性的和劳动有关的上述的一些症状休息以后可以缓解的,那就有心绞痛的可能。
    六、一般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习惯容易导致冠心病?
    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不活动,情绪变化大,这些习惯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七、一般来说只做心电图检查是否可以检查出有冠心病?
    冠心病的明确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检查。因此,对于经常发生胸闷与胸痛,或仅有胸闷而无明显胸痛的人,应该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早期的或较轻的冠心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常不易发现异常(即报告为“正常心电图”);只有进行运动心电图(包括二级梯运动试验、活动平板或蹬车试验等)、心向量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才能发现。
    八、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身体有坏处吗,血脂正常的时候需要吃降血脂的药吗?
    服药要根据利弊得失决定,对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它的得益远远大于少数的胃部不适,消化道出血的反应。
血脂的正常值对不同的病人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根据化验单旁边的参考值来进行判断。对冠心病人来讲,低密度胆固醇应该降到2.6mmol/L以下,并且持续服用他汀类的药物。
    九、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130/80mmHg以下。目前血糖的正常标准在5.6mmol/L以下。
    十、心理医学针对冠心病的防治方法
    1.心理刺激是此病发生、加重和复发的重要诱因, 所以必须给患者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后,医生和家属要设法开导病人,听其倾诉心中的不快,尽量避免或减轻病人心中的矛盾冲突。
    2.危险行为的矫正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面。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 缺少运动、A型行为等“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变,需一定的时间和毅力, 并应有正确的心理学方法,特别是各种行为矫正疗法。矫正A型行为一般采用医生指导下的一系列自我控制方法,也有以治疗者为主的行为矫正术。
    3、研究证明,松弛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松弛疗法是一种行为治疗的方法,也是多种心理治疗时所采用的基础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实用有效方法。
    十一、冠心病两个认识误区
    一是忽视“魔鬼时间”,即在一天24小时中,早晨6-11时是急性心梗、猝死的高峰时间,因此早晨不宜安排过量的活动,下午和晚上去锻炼会更安全;二是用药误区,即有些患者在症状发作时才服药,症状一缓解就停药,这是不正确的,擅自停药有可能导致冠心病的突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