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血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文章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作者:郭春霞 发布时间:2014-04-22 阅读次数:

20120524084423879.jpg

 

郭春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主管技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学士学位,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熟练掌握各种生化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前,高脂血症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血脂检查已是成人体检中的必备项目。因此,结合化验血脂时大家常犯的错误,介绍一下血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3天内避免高脂饮食。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抽血前食用高脂食物,血液中会出现乳糜微粒,造成血脂增高的假象,所以抽血前3天应避免高脂饮食。
空腹10—12小时。一般来说,餐后2—4小时,血脂浓度达到最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但由于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不同,为了准确起见,最好是空腹10—12个小时再化验。
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为了反映真实的血脂情况,建议抽血前2周要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抽血前一天禁酒。临床发现喝酒也会影响血脂的浓度,大量饮酒2—3天之内的血脂浓度,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会明显升高。
身体状态应该比较稳定。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而变化,例如创伤、妇女月经期、妊娠等都会影响血脂水平。若想得到准确结果,必须在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血脂检查。
注意药物的影响。药物也会令血脂升高或变低,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某些激素类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血脂水平。
另外,有些老年人,怕饿得时间长了会头晕,于是,抽血前喝点粥稍微补充一下。其实,在人体内,脂类、糖类、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是互相影响的,除了脂类食物,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也会引起血脂变化,所以抽血前12小时内所有的食物均不能吃,保证准确性。
如果检测结果接近或刚刚超过参考值,应间隔一周,在同一家医院的检验科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个体差异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假象。
(原载2014年4月22日商丘日报第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