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向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商丘市儿科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会儿科神经学组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小儿脑瘫康复委员会委员等,市优秀中年科技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1年来,能熟练地解决儿科专业复杂的疑难问题。专长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脑瘫等。
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检查,辅助检查可以作为诊断佐证,但是并不起主要作用。对脑性瘫痪患儿的辅助检查主要是头部MRI/CT、脑电图、诱发电位等,现就有关检查简介如下:
1.头部MRI/CT:脑性瘫痪患儿头部MRI/CT的异常率为44%—92%,其改变并非特异表现。但是为了鉴别患儿脑内的改变和其他疾病,有必要进行头部MRI或CT检查。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是:头部MRI/CT正常不能排除脑性瘫痪,甚至个别病儿病情是非常严重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MRI检查,因为CT检查有X线辐射。由于脑性瘫痪的类型不同,影像学表现也不一样。大概分四型:痉挛型。主要为顶叶、额叶异常,脑室扩大、皮层萎缩、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不随意运动型。单纯的不随意运动型影像学改变很少,个别病儿有三脑室扩大、基底节色素沉着等。失调型。小脑萎缩、四脑室扩大等。肌张力低下型。侧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胼胝体发育不全等。
2.脑电图: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改变是无特异性的,但是70%的病人有脑电图的改变。主要为广泛性慢波及快波异常,或广泛性低电压,左右不对称及睡眠纺锤波等。如果合并有癫痫时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表现为癫痫类型相应的脑电图改变。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性瘫痪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为60.4%。主要表现为外周听路损害,其次为混合型和中枢性,以双侧多见。
4.肌电图:主要鉴别肌源性和神经性疾病所进行的参考性检查。如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5.血液生物化学检查:如果需要和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肌源性疾病等鉴别时,应做必要的血液生物化学检查,如肝肾功能、血糖、肌酸肌酶、乳酸、丙酮酸以及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血氨等。
6.尿液检查:需要排除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时,应做尿与血氨基酸检查;个别病人需要排除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球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要进行脑脊液检查。
7.智商检测:评价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明确患儿是否合并智力低下。
8.TORCH病原检查:了解有无宫内感染。
9.X线检查:对于怀疑有骨折、关节脱位等需要进行X线检查。
10.必要时进行染色体检查:排除先天性疾病。
(原载2013年8月1日《商丘日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