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向东: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主任,兼任商丘市儿科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委、商丘市医学会儿科主任委员,市优秀中年科技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3年来,能熟练地解决儿科专业复杂的疑难问题。专长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脑瘫等疾病的治疗。
小儿脑瘫是一个慢性、复杂的疾病,不同的发作类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家长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尽可能了解患儿,针对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孩子最大程度的得到康复。具体工作如下:
尽早就诊:当家长发现孩子发育落后或出现异常姿势时,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儿科康复门诊或小儿神经门诊,找小儿康复专业、神经专业医师就诊,及早发现以便及早正确治疗。特别是早产儿或有窒息史、缺血缺氧性脑病或颅内出血、黄疸重且消退延迟等孩子,更应该及早到医院进行神经发育评估,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详细反映患儿情况:就诊时家长应该从怀孕到出生时的详细情况如实告知医生。另外,在平时观察到孩子的异常情况也如实告知,以便医生能全面了解病儿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地治疗方案。
积极参加治疗:家长最好能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中,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配合治疗师的工作,在家中也能对孩子进行康复治疗。在家中康复治疗时,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治疗师请教,完成康复计划。
学会家庭康复治疗方法:注意家庭护理。脑瘫的康复目标是帮助孩子在残疾障碍范围内尽可能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中。康复治疗的许多内容都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家长必须学会如何照顾、训练和教育孩子,起到全面指导患儿生活的作用。从早期的喂养和扶持姿势,到坐、爬、站、走等训练以及患儿能够独立移动后的言语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学习能力训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都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
做好观察记录:家长接触孩子时间最长,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清楚。家长一定要认真记录孩子的进步变化,如视听、言语、喂养、大小便、睡眠等方面的改变;处于各种体位时的变化,如俯卧位、仰卧位、站立位等;在运动发育方面,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完成情况。
做好心理准备:脑瘫康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如果因为经济问题不能在医院治疗,也要在家中完成康复治疗。定期到儿童康复门诊复诊,评估疗效,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让孩子得到康复。
(原载2015年9月22日《商丘日报》第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