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你知道哪些人是结肠癌的高发人群吗?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崔永辉 发布时间:2020-09-02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崔永辉

640.webp.jpg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2007年郑州大学硕士毕业,2014年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2017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消化道肿瘤内镜下诊治。现任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商丘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商丘市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消化系统危急重症如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终末期肝病、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胃肠镜的操作,熟练应用普通内镜、NB、放大及染色等内镜技术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熟练应用ESD粘膜下剥离术、ESE粘膜下挖除术、EFR内镜胃壁全层切开术、POEM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等技术治疗消化道早癌、粘膜下肿瘤和责门失弛缓症等疾病,熟练应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钛夹阻断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巨大静脉瘤等技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中注重科研,发表SC论文2篇。

专家门诊:周一、五全天坐诊

890健康小学堂

结肠癌有哪些症状

出现“三多两痛”就要警惕肠癌  结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适或者腹胀,很多人并不在意。2020年5月健康时报发文提醒,如果出现“三多两痛”的症状就要警惕肠癌。

三多指的是: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放屁次数异常增多、便血次数突然增多。

1、排便次数异常增多  如果最近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就要立刻对肠道进行检查。

2、 放屁次数异常增多  如果最近放屁异常频繁,并且伴随刺鼻的臭味,那就需要警惕肿瘤出现。

3、便血次数突然增多  肠癌的便血和痔疮导致的鲜红血液完全不同。肠癌的便血主要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这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

两痛指的是:腹部疼痛、肛门处疼痛。

1、腹部疼痛  当癌肿引发肠梗阻之后,患者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2、肛门处疼痛 如果肿瘤发生在肛门附近,比如直肠内肿瘤就会导致肛门有坠胀、疼痛的感觉,同时还会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异常消瘦等症状。

哪些因素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不再象以前祖辈那样,整天粗粮蔬菜,难得逢年过节才能吃点荦菜,由于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改变大肠内环境。有研究显示,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 40% 则是肠息肉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还有慢性炎症刺激、家族遗传等因素。结直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简单来说:生活越好,肠癌越多。

如何预防结肠癌

1、多吃膳食纤维多数研究均支持高膳食纤维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癌风险。注意饮食均衡,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

2、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制品红肉(指牛肉、羊肉、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和加工肉类制品(腌制、熏烤、煎炸等的肉类食品)的摄入量与结肠癌风险相关。

3、戒烟吸烟是结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与吸烟年限和总量有关系。研究报道吸烟可增加约20%的结直肠癌风险。

4、戒酒乙醇摄入量与结肠肿瘤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饮酒量或频次的升高,结直肠癌风险随之升高。

5、控制腰围和体重肥胖是结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发现成人体重每增加5kg,可导致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升高。

6、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合理的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走、慢跑、羽毛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