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带你了解孤独症

文章来源:新闻890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01 阅读次数:

专家简介

 

孟玉金

主管康复治疗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发育行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言语治疗学组委员,商丘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分会第一届专业分会常务委员。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等地培训交流学习,获得国际孤独症诊断“金标准”ADOS和ADI-R证书,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VB-MAPP)证书,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PEP-3)证书,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估(S-S)证书,格塞尔(Gesell)发育量表主试资格证书,吞咽障碍评估及治疗证书,全国言语治疗教育康复技能培训证书,美式结构化教学证书,河南省第一期注册行为技术员资格证书,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社交沟通量表(SCQ)、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主试资格证书,擅长孤独症初级筛查及诊断,运用 PEP -3和 VB - MAPP 等对每位儿童精准评估,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估( S - S )、构音障碍评定、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吞咽障碍评估及儿童构音语音训练等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商丘市首位孤独症专业治疗师。

 

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预警信号

1、6个月大,孩子还没有出现大笑或其他热情、愉快的表情

2、9个月大,孩子对声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仍没有互动式的分享

3、12个月还不会咿呀学语

4、12个月还不会做手势,譬如用手指指物、给他人展示东西、伸手够东西、招手等

5、16个月还没有语言

6、24个月还不能说出两个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不包括模仿或重复的语言)

在任何年龄出现言语、咿呀学语、社交能力方面的退化

 

孤独症核心的症状

社会性损害:

缺乏目光对视,尤其对人注视少。   

叫名字反应少,不会应答

不会用手指物,不会用点头或摇头表示需求

大多数患儿伴随有语言发育落后

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或抚摸,与父母缺乏相应的依恋情感

不能主动与别人分享,不能与同龄伙伴发展友谊

社会交往障碍:

缺乏模仿能力,不能想象自己模仿时的样子

无法理解和揣摩他人的心理活动,似乎知道很多,但不会表达

难于理解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情感缺乏反应,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

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会提出疑问,不会与人商量或沟通,不能理解想象性或假扮游戏的意思。

智力正常,但行为明显幼稚,存在与他人明显的交流困难

交流障碍:

大多数患儿以语言发育落后来就诊

不会讲话,或讲话年龄晚于同龄儿童

语言倒退(原来已获得的语言逐渐减少或停滞发展)

自言自语(以致别人听不懂内容或发出无意义的语言)

语言刻板、重复,模仿别人讲过的语言(如,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新闻等)

3、4岁仍分不清你、我、他

只讲感兴趣的话题,不易被别人打断

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表现多样,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对某些物件不寻常的兴趣和摆放(如:车轮、风扇、井盖、霓虹灯、牙膏、纸绳、饮料瓶、将牌等)

重复行为(不停地按动各种电器开关、上下楼梯、反复开门关门、反复乘坐电梯、反复听首歌等)

重复动作(不停地玩手、看手,转圈,,蹦跳,踮脚走路,摇摆身体等)

重复语言(反复追问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狭隘兴趣(走固定路线、穿同一件衣服、吃固定的食物)

感觉异常:

视觉异常:喜欢斜视看物,与人对视少或根本不看人

听觉异常:对某些声音过分敏感,双手捂耳,表现恐惧

触觉异常: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或身体接触

痛觉异常:对疼痛的不敏感

本体觉异常:喜欢长时间的坐车、坐电梯、旋转

 

治疗方法

6岁以前的最佳干预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将对孩子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未来部分取决于家长付出的努力。目前关于孤独症的训练方式,也有一些“流派”,比较得到广泛接受的,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有效的训练方式是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即应用行为分析方式),它是讲究结构化的教学方式,提出者是洛瓦斯(Lovaas)。其实这个思路说不好听一点,和训练动物有类似之处,简单讲,就是通过适当形式的奖励来对正面行为进行强化。

1)心理干预和教育

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让患儿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生活技能和知识,更好地融入家庭和集体。

2)积极参加系统性人际关系发展训练课程

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情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让患儿拥有灵活思维方式以及社交信息的处理、前瞻和回顾能力。

3)行为矫正治疗

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是为了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和言语能力的提高。

4)应用分析行为疗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简称ABA ) 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他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技能。它以操作制约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去更易儿童的行为,按儿童的学习目标,设计情境和选定可影响该目标行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除或改善因孤独症征状而引致的不当行为。

5)家庭心理治疗

患儿家长应掌握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给予患儿鼓励、解释以及纠正其异常行为;耐心的配合语言训练,避免对患儿冷淡、打骂和责罚;定期到康复机构进行评估和咨询。

6)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针对特殊儿童采用的一种干预方法。其借助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对情感和社会功能存在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是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游戏作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玩”出自己的问题。

游戏的作用

a.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

b.改善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c.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d.促进儿童的语音发展

7)作业疗法

作业活动是人类最基础的活动,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对促进人类的健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劳动、运动和娱乐等作业活动作为治疗手段,预防、恢复或减少康复需求者参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提高其躯体、心里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并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为社会做出贡献。针对性的作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业疗法的作用

a.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提高游戏能力

c.提高学习能力

d.促进精细运动功能发育

e.促进感知觉、认知功能发育

f.促进交流与社会交往能力发育

g.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

h.指导维护和使用辅助器具

8)其他干预方法治疗

1、听觉统合治疗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是应用现代数码电子科技设备,利用一组特别声音与音乐作为一种整体的听力训练程序,经过过滤和调配的音乐来治疗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可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它是一种特殊的感觉统合训练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治疗。目前主要用于孤独症儿童听觉统合能力失调的治疗。

2、艺术疗法:通过表现性的艺术形成“心理反馈”,调动主体在系统发育中所构成的特殊反应潜能,从而调节神经系统趋向于比较稳定和舒展的情绪体验。狭义上的艺术疗法只指绘画治疗。

3、音乐疗法:指应用音乐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音乐疗法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预者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干预过程中发展起来干预关系,帮助被干预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注意事项

1)孤独症应于2岁确诊并实行早期干预。1-3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开语言、形成正确认知的关键时间。在2岁时及早确诊,应可争取到最为宝贵的治疗时间;

2)家长要保持细心、耐心、轻松愉快的心情;

3)随时调控自己的声调和肢体动作;

4)正确处理孤独症儿童的不良行为;

a.分析或理解这一行为的功能并能巧妙地处理不良行为;

b.积极运用相关技巧重新获得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并促使孤独症儿童做出更恰当的行为,尽快地让孤独症儿童重新积极地参与学习;

5)提高孤独症儿童情绪和活动度的能力;

6)提高双向参与的质量;

7)保持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的高敏感度和积极反应,抓住活动中的各种沟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