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都不能准确回忆起疼痛的开始时间。另外,该病的疼痛呈弥漫性,一般很难准确定位,部分患者甚至说不清究竟哪里疼痛。
高发人群:有该病家族史者、产后和办公室女性及免疫系统紊乱者是本病高发群体。
症状:全身弥漫性疼痛:全身持续慢性肌肉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持续时间超3个月。由于疼痛分布广泛,通常很难精准说出疼痛部位,疼痛感多样,多数呈刺痛感,轻重不一,休息后也无法改善,运动、劳累等会加重病情发展,且以颈、胸椎、下腰背部、肩胛带及骨盆带最常见;
对称性按压疼痛:这一症状较为可靠,痛点分布于全身,无明显外部不良症状(如红肿等),常位于骨突起部位或者肌腱等部位,往往呈对称分布;
睡眠障碍:绝大多数的患者存在失眠、多梦、易醒、精神不振等情况;
易疲惫:超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惫感,轻微体力消耗就会加重,晨起时这种感觉最为明显;
记忆力减退:患者存在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记事的情况;
晨僵:76%~90%的患者早晨起来或关节静止长期不动后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僵硬程度与病情有关;
关节或关节周围不适:患者常自觉关节或关节周围存在肿胀和麻木感,但并无客观体征。
诊断依据:本病可结合患者的病情描述(全身广泛性疼痛、关节痛、疲劳等),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等结果综合诊断。
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如阿米替林、氟西汀等),辅以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改善疼痛、疲劳等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来讲,本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