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多数人对病毒性肝炎有所耳闻,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诸多传染性肝炎的疾病之一。甲肝发病后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下降、肝部肿大、疲劳乏力、肝功能异常等。此病可于各年龄层群体发病,冬春季发病率较之夏秋季节稍高一些。大众尽管对甲肝病名并不陌生,但关于此病主要传播途径、预防知识了解还不够全面。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甲肝传染性较强,发病后对患者生理与心理影响大,掌握甲肝的传播途径,以便于在生活中积极预防此病。一般甲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输血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饮食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等(见下图1)。其中饮食传播、密切生活接触致病概率较高。(1)饮食传播。甲型病毒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肠道中不断繁殖,之后在肝细胞内繁殖,再经过胆管从肠道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食用携带甲型病毒的食物,容易致病。一般甲型病毒常见载体包括未弄熟的海产品、蔬菜、水果等。(2)密切生活接触。甲型病毒可以残存在玩具、器具等生活用具上。健康个体接触到被污染的食具、工具等,有可能患上甲肝。工厂、学校等集体性较强的地方,出现的甲肝多为此传播途径导致。
甲肝预防小知识,赶快看看吧!
甲肝对患者生活、心理影响大,生活中稍稍留心,加强预防,可以有效降低甲肝的发病率。
1.清洁饮食,预防甲肝
从以往甲肝发病情况来看,因为食物感染导致的甲肝概率较高,在我国因为食用毛蚶、泥蚶引起甲肝的病例时有发生。因此在预防甲肝上,确保饮食清洁,切断传播尤为重要。甲肝病毒在贝类、水产品等体内存活时间长,甚至可达3个月左右。提醒大众,生活中吃水产品、海产品等食物时,一定要确保食物清洁干净,并将食物烹饪熟后再食用,有效预防甲肝。不喝生水,少吃或者不吃冷食。平时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需要保证清洗干净后再食用。通常甲肝病毒在100摄氏度加热1分钟后失活,因此日常无论是剩菜还是新做的食物均需要确保充分煮沸后再吃。
2.良好生活,预防甲肝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切断甲肝病毒传播,有效预防甲肝。日常生活中关注起居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平时注意灭蚊、灭蝇,保持生活环境相对清洁,预防病毒感染。生活中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检验,全面掌握自身健康状况,打造健康机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传染性疾病。
3.接种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接种为预防甲肝的有效手段,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接种甲肝疫苗。当前我国已将学龄前儿童接种甲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内容,家长可以充分关注,及时带孩子接种甲肝疫苗。一旦发现甲肝病例,需要做好隔离、治疗等工作,避免病人同非感染者接触。若同甲肝病人接触,可根据情况注射人丙种球蛋白的被动预防,通常在接触甲肝病人后,2周之内使用人丙种球蛋白预防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甲肝对患者伤害大,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采取清洁饮食、接种甲肝疫苗等措施积极预防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