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居家网课如何保护眼睛

文章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作者:李媛 发布时间:2022-12-05 阅读次数:

  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学习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大大增加,同时户外活动的机会也明显减少,从而带来一系列用眼卫生方面的问题,那么居家上网课时如何保护眼睛呢?

  1.屏幕与用眼卫生

  屏幕的尺寸较大,像素较高,字体较大,可减少用眼时眼内肌的紧张度,减轻视疲劳。使用投影仪比直接看屏幕要好些,但也需注意屏幕的高度与用眼距离,并控制用眼时间。

  屏幕放置的高度,一般不应超过双眼平视的高度;亮度合适,太亮或者太暗均会增加视疲劳;对比度亦要恰当,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的差别要尽量大些。

  谨慎使用“护眼屏”。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种所谓的护眼屏等产品,往往质量良莠不齐,缺乏专业临床研究的支持,选择使用时须谨慎。

  2.用眼距离与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精细注视会加重眼肌负担,相当于眼球在进行持续高强度的劳动。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强度,是预防近视的基本条件。

  近距离用眼时的姿势和照明等也影响视疲劳的程度,不宜躺着或在行驶的车上看书、看屏幕等。在室内用眼,超过1米的距离,即是中间距离用眼,对近视的影响要小一些。在学习时,不同大小尺寸的屏幕,阅读距离可能不尽相同。比如看手机、平板电脑等较小的屏幕,距离保持在30—40厘米;电脑的屏幕,可保持在40—50厘米;屏幕较大时,如大于27英寸的屏幕,距离可保持在60—80厘米。

  连续近距离精细用眼的时间长度以一节课(不同年龄的课时长度会有所不同)为宜,两堂课间休息5—10分钟。连续4节课后应该有 30—60分钟的间隙参加户外活动。

  另外,搭积木、拼乐高等活动往往不需要精细分辨,注视的强度比阅读要低,对眼球调节功能的影响要小一些。如需要仔细阅读,比如看五线谱等,那就属于精细注视用眼了,可能产生近视或加速近视的发展。

  3.及早干预防近视

  眼球的发育成长是逐渐进行的,到18岁左右基本成熟稳定。家长需要引导孩子适当控制双眼近距离注视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和看远的时间。可遵循“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眺望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钟。

  坚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除了直接接触阳光之外,还伴有四肢肌肉的活动,神经系统的协调活动,以及眼内调节肌的放松等作用。而单纯室内照射阳光或者模拟自然光并不能够替代户外活动。

  总之,居家学习尤其是线上学习期间,更应该注意用眼卫生,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