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这种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这类疾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而且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多发生于老年人,近些年来此类疾病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一般在40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已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有4种表现:1.骨痛。骨痛往往是最常见、最早期出现的症状,高达70%的患者以骨痛为首要表现,部位多为胸椎、腰椎、胸骨、肋骨。除骨痛外,还可能出现病理骨折和骨骼肿物,患者的骨头稍微用力就会折断。2.贫血和出血。贫血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一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早期症状较轻,而后期则往往症状加重。3.肾功能损伤。肾脏损伤是较常见而又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易误诊为肾炎。4.反复感染。本病影响人体免疫功能,使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常见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目前,国内外都是以化疗为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目的通常仅限于加强骨骼,尤其胸椎、腰椎的稳定性,或清除孤立病灶。因为多发性骨髓瘤多起病隐匿,发现时往往已为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给患者造成更多痛苦。在过去,曾一度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的化疗方案,患者生存时间仅可延长至3年左右。近10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靶向联合化疗、CAR-T等新方法的涌现,还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使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更多新的药物出现,患者生存期会越来越长,希望多发性骨髓瘤由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