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降脂”要知道这些

文章来源:健康商丘 作者:张凤巧 发布时间:2023-01-02 阅读次数:

 血脂异常往往因无明显症状,让患者对其过于轻视,作为“隐形杀手”,血脂长期不达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可能进一步引起心梗、脑栓塞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实现强化降脂,达到目标是每位患者要面对的问题。想要真正实现血脂的稳定于达标,必须根据自己的降脂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降脂方案。


他汀类药物因能完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7种,分别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匹伐他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用药,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人对不同的他汀类药物敏感度不同,需要根据血脂降低的幅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再进行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以及血脂程度选择合适他汀药物降脂治疗。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要进行严密的血脂监测,首次服用降脂药物者,应在用药4-6周内复查血脂及肝功能、肾功能和肌酸激酶(CK)、血糖。如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一查;如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一次。如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需调整降脂药物剂量或者种类、或者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整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常见他汀类联合依折麦布强化降脂治疗,必要时可考虑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加强降脂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只有合理、规范“降脂”才能安全、有效“降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