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10人中约有1人罹患慢性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众多,然而,慢性肾病的知晓率很低,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病。
造成肾脏损害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有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痛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高血压;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呼吸道、尿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孤立肾;低出生体重(<2500g );年龄超过65岁;吸烟;老年前列腺增生或者习惯憋尿等。
肾病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几种:夜间排尿量明显增多;不明原因的乏力、食欲减退、眼睑及下肢水肿;血压高;血尿或出现泡沫尿且不易消退。
加速肾脏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原发病进展。肾炎患者没有经过正规治疗或疗效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尿路梗阻没有解除;心力衰竭没有改善。
反复感染。病毒和细菌反复感染可引起感染相关性肾病或者加重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长时间摄入高蛋白、高钠食品。
滥用药物和保健品。滥用止痛药、抗生素等会加重肾脏损害;乱吃保健品易造成体内重金属、有害物质超标。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代谢分解,导致横纹肌溶解,代谢产物肌红蛋白和尿酸易引起肾小管堵塞和急性肾衰竭;熬夜、过度劳累也会加速肾脏病的进展。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筛查肾功能呢?
年龄小于40岁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双肾彩超等检查;有3~5年以上病史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进行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肾功能、双肾彩超等检查;65岁以上的老人、有肾脏病家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反复出现的紫癜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或中药者都应进行肾脏常规检查。
预防慢性肾病,需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够耐受的运动项目,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30分钟;控制体重;作息规律,避免疲劳;戒烟可以减少患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风险,同时还能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多吃优质的低蛋白质食物,如冬瓜、黄瓜、白菜等;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慢性肾病不能完全康复,但有效的控制可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住院次数。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