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肾脏是个“内向隐忍”的器官,每天不辞辛劳,认真工作,但累了或受伤时,它却习惯忍耐,不会轻易“闹脾气”。然而等它真的再也无法坚持被累倒时,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很多人肾病一经发现,可能就到了“晚期”——尿毒症。 也有调查显示,国内老百姓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仅有12.5%。这也增加了尿毒症的防治难度,同时促使尿毒症患病数量与日俱增。
肾脏是人体内的“工厂”,承担着水处理、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也是它通过水将代谢废物、有害物质等排出体外,是尿液产生的源头。肾脏功能众多,对人体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为何我国的尿毒症患者会越来越多,究竟是哪些因素让肾脏不堪重负?
首先一定要远离5个不良习惯!
肾病的发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很多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恰恰可能是伤肾的“根源”,这5种不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避免。
一、高盐饮食
人体摄入大量的钠,会导致水钠潴留,甚至刺激血管引发高血压,肾小球在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的状态中,肾脏长期处于高负荷下,可能功能受损。高盐饮食还可能引起蛋白尿、肾性骨病、肾结石等病症。

二、总是憋尿
憋尿可能会对泌尿系统和肾脏形成压力和损伤,尿液长时间潴留,还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也可能回流影响肾脏,增加肾脏疾病风险。

三、滥用药物
人体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就是肾脏,过量用药会对肾脏产生压力,还可能因药物作用受损。更重要的是,药物中存在一些肾毒性药物,此类药物对肾脏造成直接损伤极为严重。

四、过度疲劳
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作息不规律,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腰腿酸软、蛋白尿、眼睑浮肿、上呼吸道感染等,最终发展为肾脏损害。
五、不控制基础疾病
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也可能会损害肾脏,最终导致尿毒症。例如,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如果继续恶化,尿蛋白不断增多,血肌酐不断升高,就会成为尿毒症。血压不稳形成的高血压性肾脏病,不及时治疗,最终也会成为尿毒症。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无法替代的功能,一旦出现损伤,轻则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尿毒症。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做好预防措施,因为保护肾脏,自己就是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