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新生儿异常黄疸别忽视,及时护理有方法

文章来源:新生儿母婴同室病区 作者:吴素真 发布时间:2023-05-09 阅读次数:

新生儿黄疸临床上十分常见,宝妈经过十月怀胎后孕育出新生命,本是满心欢喜的大事,但过几天发现宝宝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地变黄,先是脸和眼睛,渐渐散到手、脚以及全身的皮肤,很多宝爸宝妈为此担心受怕,又不知道这是不是什么可怕疾病,应该怎么办,整天焦虑不安……这种宝宝变黄的情况在医学上叫作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为什么易出现黄疸?主要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靠脐带供血,处于一个“相对低氧”的环境,需要血液中比较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气,胎儿体内的红细胞数量要比成人多很多,所以新生儿出生的时候所携带的红细胞也比成人高很多。这个时期的红细胞寿命比较短,宝宝出生后开始用肺呼吸,获得了外界新鲜的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此时宝宝自身就不再需要许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气,所以在出生短时间内,宝宝体内的红细胞会迅速的“瓦解”,产生大量的胆红素。但是此时宝宝的肝脏还比较稚嫩,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无法处理大量的胆红素,这就导致了胆红素堆积在宝宝的身体内,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宝宝体外,最终导致宝宝皮肤、黏膜或巩膜黄染。这是每个新生儿都要经历的一个生理过程,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肝功能逐渐发育完善,这些蓄积的胆红素会逐渐全部排出,黄疸就自行消退了。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3天左右,4-6天为高发期,一周到两周之后就会自行消退。如果是早产儿,那么持续的时间就会相对长一些。婴儿除了有轻微的食欲不振等,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感。如果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长出黄疸,并且一周到数周都没有消散的迹象,那就考虑为病理性黄疸。这种情况,就属于异常黄疸,需要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对宝宝的黄疸状况做出一个判断:观察宝宝皮肤颜色,如果只有脸上发生了黄染,就为轻度的黄疸,如果身体胸腹部位也出现黄染现象,则为中度,最后如果四肢和手心也发生黄染,即为重度黄疸。

2、避免饥饿,提倡母乳喂养,孩子出生以后要及早的开奶,如果母乳不充足的情况,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补充配方奶粉。

3、保持大便的通畅,这样才能够使大便里的胆红素及时的排出体外,不会使黄疸加深或者是持续时间延长。

4、需要给宝宝多喝水,宝宝尿量增多,胆红素也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体内的液体摄入不足,小便过少的话,反而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要注意孩子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加强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引起脐炎、肺炎、腹泻、尿布皮炎等一些感染情况的发生,因为感染也会导致孩子黄疸的加重。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了异常黄疸的情况,千万不要过分慌张,医护人员和爸爸妈妈都要进行冷静的处理,科学育儿才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愿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